委員建議全力改善 挑燈衝刺圓滿任務
點擊數: 231
評鑑第一日結束,委員提出的改善建議,同仁全力以赴爭取立刻改善的機會。醫院評鑑的十三個項目,教學醫院評鑑的十二個項目,不管多困難都在一個晚上全部完成,要讓評鑑委員看見臺中慈院的年輕衝勁與自我要求的嚴謹。
評鑑檢討會後,營養組同仁送來包子與粽子,感恩大家開會到七點。但會議結束卻是另一段奮鬥的開始,因為所有委員建議事項的改善,都要在次日呈現給委員。
位在最高點的十六樓研究部,研究部廖光福副主任請資深同仁帶領討論,把可能「牽一『條』動全身」的條文橫向整理妥當,而且還要能落實執行。大家聚在一起動腦,時針悄悄的走到數字八,眾人也渾然不覺。
燈火通明的場景換到資訊室,因為是醫療運作的神經中樞,主任坐鎮,全體同仁待命,雖碰上評鑑,例行的慶生會還是在一片緊張的狀況下進行,蛋糕就當成晚餐,眾志成城處理「病患直系親屬查詢」等系統改善事項,其中檢驗科需要調整的相關項目最多,同仁逐一整理,最後一項做完,已經是夜間十一點。
行政辦公室最東角落的人資室,楊怡玲副主任帶領同仁,一筆筆確認護理同仁的人數與單位分配,以便次日供給各單位明確統一的數據。行政辦公室另一頭的總務主任與勞安室同仁也根據委員提問,補強次日條文可能提問的重點。要統整服務註記內容的還有醫事室,委員建議自費醫材同意書增加「實報實銷」文字,避免爭議,同仁連夜舉行會議,決議後立即更改版本,同時讓病委會委員簽名確認,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並立刻施行。
護理部在檢討會後聚集協談室先補充體力,一邊用包子、粽子,一邊大致分配任務,接著移師到大愛講堂討論委員可能再深入的重點條文。護理同仁真是忙著進出,感控的何佳佳逐一到負壓隔離病房拍壓力表,作為改善佐證,李莉君忙著商借電擊器貼片,作為電擊器移動車備料。
也有不同單位合作改善部份,像急診負壓病房窗簾就由工務室協助改設於護理站端,供應中心出口到電梯動線,也由工務協助設置綠色清潔線與黃色污染線。公傳室同仁幫忙護理部輸出特殊跌倒防治的床頭卡,讓書記邱千純接續處理。總務室同仁則協助呼吸治療職系同仁,於腦神經外科加護病房討論室設立更好的教學空間,教學部組長陳立修醫師親自帶領何瓊文、沈慧怡、鄭舒懷與李怡珣四位呼吸治療師,搬物品、擦地板,陳立修醫師趕得太急手指劃傷都沒發現,直到治療師看到衣服沾上血漬才處理。人多力量大,晚上八點半就完全設置完畢。
急診治療車配置的垃圾桶加蓋就大費周章,因為治療車有三款,垃圾桶也不同。在急診服務的醫療志工立刻找到駐點病房的柯國壽師兄,一起量尺寸,柯師兄隨後載三座治療車去想辦法加蓋,一整晚柯師兄找了好多家白鐵工廠,卻沒有人可以做,焦急的回報急診李玉茹護理長,玉茹護理長未婚夫即刻找尋多家全日營業的賣場,過了凌晨才送回急診安裝完成。從垃圾桶蓋子這件事,具體看出職志攜手的精神。
還有因為生涯規劃而離職的同仁,知道單位正在衝刺評鑑,紛紛回來幫忙。像社服室林佳儀在準備期間已經多次回院幫忙,這兩天更是穿上灰天白褲來幫忙。營養組廖巾儀考上學校營養師而離職,新婚度完蜜月,義不容辭的回院幫老同事的忙,檢討會後協助發送包子、粽子時,引起熟識同仁的連串驚呼,他更陪伴大家在營養組同仁再檢視資料。
這一夜,看見同仁的齊心與拼勁,看見基層同仁的向心,夜空清朗,正如慈院同仁堅定安靜,走過評鑑的心情。
(文、圖/公傳室、圖/急診室李玉茹護理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