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部癌病友齊聚 醫病共創「幸福的臉」
乍聞同時罹患三個癌症惡耗,賴先生治療期間一度想不開尋短,服藥昏睡後,主治醫師吳弘斌主任彷彿在迷矇中拉他的手,大喊「你給我醒來,起來!」從夢中被嚇醒的他,出席廿六日頭頸部癌病友會,大方分享走過生命低潮的心路,感恩醫療團隊從不放棄,也鼓勵病友們珍惜身邊的親人。
頭頸部癌症年度病友會廿六日在靜思書軒登場,近卅位病友在家人陪伴下踴躍出席,不少病友在頸間圍著防癌資源中心提供的「防塵護罩」,蕭婉書社工師說,這是熱心師姊利用窗簾、桌布剩布做成的雙面護罩,圍在頭頸癌病友脖子上,既能替氣切管防塵又能防冷空氣,美觀好用。
耳鼻喉科吳弘斌主任、周一帆醫師;放射腫瘤科王慈慧主任、蘇怡如醫師及血液腫瘤科李典錕主任均出席陪伴病友。
頭頸部癌團隊召集人林世倉最早到場,他致詞時替病友們加油,也不忘感恩醫療團隊中的許多同仁像無名英雄般的默默付出。
此次病友會規劃多面向訊息,有陽光基金會社工介紹口腔腫瘤病友術後造成顏面損傷,可以得到的服務,如化療、放療期間交通費用。還有中醫穴道按摩與養生氣功、食譜熱量的分析與提供、復健治療活動等等,另外也介紹病友自發組成的媽祖繞境隊伍,表達為復發病友祝福的心意。
部份頭頸部癌症病友會因腫瘤摘除喉頭、失去聲帶,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張淑華說明「無喉者」的「語言復健」,分析各種不同發聲方式的優缺點,鼓勵練習用食道發聲的「食音語」,雖然相對而言比較困難,但外觀自然與正常人無異,值得用半年到一年練習。
放射治療科蘇怡如醫師說明放射治療引發口腔及部肌肉纖維化的復健,除事前用心安排復健師做頸部運動示範,並邀請病友分享他們的故事。
下咽癌第二期的王爺爺說,治療期間胃口很差食不下嚥,林世倉醫師告訴他,再不吃東西就要插鼻胃管,嚇得他趕緊補充,體力夠了,一大早六點多也能去爬山。放療時隱忍不舒服的情況,蘇怡如醫師也提醒他馬上要反映,如今身體恢復情形良好,請病友們勇敢面對病情,所有治療循「正信」,不要被癌症打敗。
術後無法言語的賴先生則寫下心路歷程,由社工師林政芬代言。他說,獲知自己一口氣得到舌癌、咽喉癌與食道癌,心中極為恐懼,不知道要如何度過,但吳弘斌主任與醫療團隊始終沒有放棄,一直替他加油。
八月有一天,自己卻一時想不開,手握三千元手尾錢吞藥,想要一了百了,昏睡中竟在夢中看到醫師、護士與社工師一群人著白衣、白袍圍著他。他說吳弘斌主任還拉著他的手喊著他的名字「你給我醒來,起來!」他在驚嚇中醒來,覺悟到家人的重要性,鼓勵病友們惜福、保重,千萬不要放棄。陪他走過的妻、女及在場多位病友都為他的勇氣動容,頻頻拭淚。
一曲「幸福的臉」,為活動劃下句點,癌關師兄姊帶頭示範,臺上臺下不分醫病跟著合唱、比手語,這場病友會的溫馨也隨著歌聲持續漫延下去。
(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