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體驗老人生活談體貼 臺中慈院朝高齡友善邁進
臺灣高齡化社會衍生許多問題,臺中慈院廿九日一場「老人生活體驗營」,五十二位學員藉輔具「穿越時光」,預見八十歲的自己,感受老人家的不便,明白高齡友善貼心服務的重要性。
「老人生活體驗營」由臺中慈院社區醫學部與潭子社區健康營造推廣協會主辦,潭子區衛生所羅玉如護理師輔導規劃活動內容,邀請老五老基金會主任張美淑指導,讓學員們藉輔具體會老人家生活中會遇到的困難。
五十二位學員以衛生所與社區多個協會志工為主,幾乎都已年過五十的他們,平日熱心奉獻,極具愛心,但即使有照顧雙親或是服務長者的經驗,要做到真正理解卻並不容易,社區健康中心賴怡伶高專表示,希望透過社區志工實地體驗,未來在活動規劃上,能在細節上更體貼老人家的需求。
體驗學員四肢被加上精心設計的「輔具重裝」,戴上手套與眼鏡後,再著加重背心,在志工陪同下看雜誌、填醫院初診單、用筷子夾小點心、上下樓梯還要到便利商店掏零錢買東西。
看似趣味的闖關活動,結論是「原來老人家那麼可憐」,學員異口同聲的說,現在終於知道老人家看不清楚周圍的環境,上下樓梯格外害怕,伯樂城鄉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麗琴表示,以後一定會主動靠近攙扶他們。
一位學員分享體驗心情,明白了為什麼老人家在不熟悉的地方沒有安全感,「與其讓老人家搬去跟孩子住豪宅,不如讓他們留在土生土長的老家,」他認為老家才是長輩住起來最有自信的地方。
張美淑主任提起,曾經有媳婦在體驗後道出懺悔,因為年邁的婆婆吃飯總是弄得四處飯粒,讓他誤以為故意找麻煩而一直不能體諒,經過親身體驗從此再不會跟老人家生氣。馬上有學員附和,年過九旬長輩也有類似的情形,讓照顧者頗有微詞,藉活動真正體會到,老人家就算身體硬朗,某些身體的功能卻已受限,真的不要怪他們。
預防醫學部陳慶元主任、潭子區嘉仁里長,也是潭子社區健康營造推廣協會林瑞文全程參與,兩人一路上相互扶持,感受特別深。「當老人太辛苦了!」四十歲、視力一點零的林瑞文說,上下樓梯、填初診單最困難,什麼都看不見,難怪老人家走路都那麼慢,老人家的視力問題應該要多加重視,無障礙空間也需多著力,才能提升老人家的安全環境。
陳慶元主任則表示,臺中慈院努力提升「高齡友善」環境,寬敞的走道就是重視老人家的做法,實地感受八十歲老人的生活,應把握當下,為他們塑造好的環境。也期許學員們成為教育志工,將心得與所學化為實際行動,傳播到社區,讓銀髮長輩活得更有尊嚴。(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