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院長期許同仁 「關鍵的一年」以關懷帶出專業
甲午新春期間,簡守信院長醞釀出對醫院經營的新想法,特地安排十一日傍晚春節後的首次院務會議,以「關鍵的一年」提出對全院的期許。
春節後首次院務會議場地改在大愛講堂進行,約兩百位主管與同仁與會。簡院長說:「我們同在一條船上,每一位同仁都是水手努力划槳,船才有可能往前乘風破浪,不然光靠一個人在前方搖旗吶喊並沒有用。」簡院長希望同仁在中部地區艱困的醫療環境中,能「以關懷帶出專業」,把握今年沒有大型醫療評鑑的時機,學習孔子提出的三達德「知、仁、勇」,把握「關鍵的一年」,做出差異化服務。
簡院長開門見山提到,臺中慈院走過七年歲月,健保剔退率大幅降低也爭取到比較合理的病床數,達到較合理的營運狀況。然而,明年度亞洲大學很可能在不遠的霧峰設立醫院,臨近還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加上臺中市與臺中慈院同等級的區域醫院林立,醫療環境可以說非常競爭。簡院長說,做好醫療品質在「關鍵時刻」變得十分重要。
院長引用鄭愁予詩作《錯誤》裡的「……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形容醫界目前對醫療的保守態度。「我們在醫療界、在慈濟,是過客還是歸人?我們如果只是過客心態的話,改變不了什麼事情,要齊心面對問題,克服它、解決它,結果才有機會改變,需要大家的用心才能夠永續經營。」簡院長認為,臺中地區很多醫療院所像7-11便利超商,哪裡有市場就設點,但慈濟醫院很像星巴克咖啡店,一樣可以跟到處設點的7-11競爭,提供更精緻的服務、有附加價值的產品,必須在細節處用心。
簡院長指出美國一流的醫療院所Mayo Clinic、Cleveland Clinic,從網站設計與提供的訊息,都沒有強調世界級醫療,但提供將心比心的關懷服務。簡院長認為,當病人與家屬關心的問題成為醫療人員關心的主軸後,溝通就能達到效果。院長更進一步以《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引用孔子「知、仁、勇」三達德理念,指出要領,期盼全院主管帶領單位同仁在此概念下,思惟各單位新年度計劃與發展方向。
院長指出,同仁增強「知」的方式可以透過專業進修、增加跨科與跨領域討論會、專師課程與全人醫療討論會,臨床科別打破門戶之見,融合多方觀點交流。另外,還要薰法香,並學習將醫學、科學、藝術、經典、宗教與佛學結合。「力行近乎仁」的對象包括病人、同仁、住院醫師與醫學生,都要以良好「態度」面對、溝通,打造好的互動氛圍,也可以透過參與義診、環保、社區活動、訪貧、往診、志為人醫節目來學習。院長期許「知恥近乎勇」則是透過精實醫療、品質管理、與廠商互動單純化等方式做到「醫界清流」。
院長以幾位歷經挫折再站起的運動員,以及國內即將上映的電影「KANO」談到「基本功」與「夢想」。簡院長表示,醫療基本功就是「關懷」,以「關懷帶出專業」讓病人與家屬感受到,才是最重要的事,「我們的夢是讓臺中慈院跟其他院所不一樣,如果沒有這樣的夢想,就只能原地踏步。」期盼大家在「關鍵的一年」努力扭轉乾坤,才能在比較辛苦的狀況下真正出頭天。
「慈濟真的是個依歸。」外科部吳政元主任認為在慈院工作並不是個過客,而是歸人。在院長提醒「知、仁、勇」概念下,他有信心率領外科部與其他單位合作、整合資源,以未來要挑戰「重度急救責任醫院評鑑」為例,吳主任表示目前多位醫師正進行受訓,努力取得證照資格。
品管中心林昌宏主任表示,院長的演講為大家指明臺中慈院的方向,以病人為中心的關懷態度,是慈院有別於其他醫學中心的特色,醫療品質慈濟化,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需要同仁合和互協,品管中心也將從基礎建置指標資料庫,與各科部攜手強化品質。
(文、圖/梁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