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聯合董事會參與後勤 體驗付出收穫多
全球十七國家或地區四百四十六位慈濟人,四月十一日起在花蓮靜思精舍,參與2014年慈濟「負責人精進研習暨聯合董事會」。臺中慈院同仁十日在簡守信院長帶領下前往花蓮,把握因緣參與了香積與生活組的服務,感恩全球董事在僑居地推動志業的付出。
十日下午三點,穿著蘋果綠制服的同仁從偌大醫院的不同角落,像一顆顆善種子翩然聚攏到大廳,他們是響應簡守信院長號召,把握因緣參與雲嘉區志工,投入服務行列。
簡院長行前愛的叮嚀表示,每次參與慈濟活動,醫院同仁都是接受師兄姊服務,這次有因緣參與雖然不是全程,也希望同仁透過參與,能真正深刻感受到心裡,更透過服務,由衷感恩全球慈濟人在世界各地投入推動慈濟事務。
簡院長分享越南經驗,越南慈濟人當年在連要集合都必須申請的年代,孜孜矻矻推動慈濟,從騎摩托車收善款推動到今日規模,令人感動。類似付出案例在世界各地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所以簡院長期待同仁在全球董事歸來時,用心感受也努力付出,雖不一定很會做家事,但只要用心就能讓他們感受到臺中慈院「總舖師」的威力。
一行廿二人團隊整齊從醫院出發,也展開「人人是公傳」的另一項嘗試,車行途中,人資室同仁王巧虹請攜帶智慧型手機同仁幫忙,用手機留下照片影像,雖然公傳室同仁呂榮浩也參與,但他不是專程去紀錄,而是一起付出。同仁拍錄的照片影像彙整後,再由公傳室統一處理。
火車載著滿懷熱情的團隊從西部繞過半個臺灣,抵達花蓮靜思精舍已過晚上八點,大家迅速安單在組合屋搭建的互愛屋寮房儲備體力,十一日清晨三點五十分起床,一起參與早課。一位印尼師姊趕赴早課會場時不慎膝蓋受傷,胸腔內科邱國樑主任立刻關心處理,告訴師姊如何緩和膝蓋傷痛,扶師姊到休息室。邱主任告訴師姊,臺中慈院醫師這一整天都在精舍,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醫師處置。
早齋後六點三十分,同仁分成香積與生活兩組投入工作。香積組在大寮德募師父領著同仁體驗,像煮麵就有很多技巧,下麵到撈麵一定要注意時間,才能煮出Q彈的麵條。這讓從沒做過香積的耳鼻喉科許權振教授深刻體悟:做香積也是有學問!簡院長用力拿鍋鏟攪拌在來米與蘿蔔絲,直說這工作比在醫院開刀一整天還要辛苦,但他很快掌握竅門表示,用槓桿原理才好使力。
生活組是營隊學員後勤部隊,十一位同仁全力準備點心及茶水,當然還要清洗餐具。預防醫學中心張兩溉主任,小點心看來簡單,沒親自做一次真不知道過程中要很多人一起完成。護理長許琦珍說:看見平時拿手術刀的醫師,這時拿抹布擦桌子感覺很可愛。體會以前參加人文營,吃點心喝茶水很方便,原來有這一群人默默付出,他說,成就一個營隊是不容易的事。
午齋有道特色菜「壽司」,食材眾多包括黃麵、香菇、豆包等,原本分散各區服務的香積組、生活組,一起到齋堂合力包壽司,擺好海苔、塗芥末,再包捲,步驟繁複,考驗大家的細心。同仁直說,真是要扎實講就的功夫。
部分同仁沒有做家事或下廚經驗,都只能虛心用力學習,必須現學現賣,營養組研發的小點心碗粿,讓生活組同仁忙碌裝盤,果真獲得迴響,許多學員稱讚這碗粿口感綿密,真好吃,讓同仁也很高興。
急診室護理長李玉茹平日很少下廚,把握機會、勤奮學習,機伶的他已經看出精舍師父在碗筷擺設、抹布分類使用都有標準作業流程,他說,師父們不只耐心教導,更包容體驗的新手,真是讓人佩服。
擔任營隊後勤初體驗,還要彼此留下身影紀錄,臺中慈院同仁又有了另一段不同的共同經驗。
(文、圖/參與營隊同仁提供、公傳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