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餅、生命畫作募心募愛 醫病攜手送暖 將愛傳出去
高雄氣爆引發嚴重災情,災區滿目瘡痍,各地善款紛紛湧進災區,臺中慈院不落人後,八月十五日舉辦送暖活動,推出契作小麥創意烘焙料理「福慧餅」募愛,生命鬥士黃子綝的畫作卡片也一起募心,醫病攜手送暖,幫助高雄與臺灣受苦的鄉親,獲現場民眾熱烈響應。
臺中慈院向大雅區農會契作麥田,總務室營養組以收成小麥做為主要原料,製作成天然麵粉,將素食常用的香椿醬,調成鹹甜口味的香菇、綠豆沙內餡,取代傳統口味偏甜的豆沙或麥芽,以200度烘烤15分鐘製作出酥脆、口感兼具,低榶、低油的健康福慧餅。
八月十二日,簡守信院長率領醫護團隊體驗製作過程,期盼同仁透過參與,體會食物得來不易,並感受小麥一粒種子一生無量的人文意涵。「從小到大只吃過餅,從來沒有做過餅,真的要很輕、很柔的揉,不然餡料會跑出來。」腎臟內科楊洵醫師參與製作「福慧餅」,跟著營養師逐一完成製餅步驟,小心奕奕的將餡料裹入餅皮。
護理部古菊梅督導品嚐「福慧餅」,稱讚口味鹹鹹甜甜,口感清爽,餅皮扎實,很難得吃到如此的「另類月餅」。復健科蔡森蔚主任則笑說,做餅對智能障礙者是很棒的復健選擇,不僅聞到濃濃香味,還很有成就感。
簡院長指出,小麥田今年收成約四公噸,期盼同仁參與學習做餅,凝聚一家人情感,更能感受小麥從播種、施肥、收割,長大茁壯到結實纍纍麥穗,再變成健康食品,彷彿一粒種子發心立願,發揮一生無量偉大的力量。
高雄氣爆之後,簡院長前進災區,深深體會災民的無奈,還有受傷者復健之路的艱辛,決定藉著福慧餅募心募愛,讓大家享用健康福慧餅時,也能將愛傳到災區。活動在靜淇師姊的帶動下,十顆五百元的福慧餅吸引大廳民眾的目光,募心募愛也得到熱烈回響。
聽到簡院長對災民的關心,也有病友共襄盛舉,以繪畫畫卡募愛。廿七歲的黃子綝,家住彰化,國中發現罹患「多發性腦脊髓神經纖維瘤」,雖然開刀後,腫瘤仍會再生,但若不開刀,腫瘤勢必愈長愈大,最後危及生命,大林慈院陳金城副院長不放棄,十多年來前後開了六次刀,如今的他不會說話也聽不見、顏面神經失覺而面無表情,手部漸漸萎縮。
經歷生命磨難的子綝,即使知道自己不會有完全康復的一天,內心仍充滿理想和希望,積極把握還有生命的時光揮灑亮麗人生色彩,從不把自己當身心障礙人士,努力學習唇語與人溝通、認真於課業進入大學,勇敢追求自己夢想,是簡守信院長心目中生命的勇者,簡院長也透過請子綝畫畫來鼓勵他。
喜愛繪畫創作的子綝,此次在臺中慈院展出近兩年來的作品,並有南華大學文學系的師生共同創作的詩作,也發表大林慈院公共傳播室于劍興主任以他的故事為藍本,寫成的《當聲音去流浪》一書。黃子綝的畫卡也以一套一百元募心,他要跟長期關懷他的簡院長,共同加入幫助災民的行列。子綝期待災民像他在做復健一樣,只要努力就能再出發。
(文/曾秀英、梁恩馨;圖/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