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吳永康主任 體會無常更精進
追思臺中慈院一般外科吳永康主任,包括他的家人、親友及臺中慈院同仁、法親,慈濟醫療志業各院代表與病友等近一千五百人,廿三日齊集臺中分會靜思堂,花蓮、臺北也透過視訊連線,送他最後一程,共同緬懷永遠的吳主任,最重要的是,從中體會世事無常,上了一堂「珍惜與放下」的生命課程。
雖說醫院天天都上演著生老病死的人生故事,但當吳永康主任在手術室倒下,並於八月八日以五十六歲的壯年驟逝,無常的示現還是讓很多人一時難以接受,更何況又發生在有「拚命三郎」形象,總是笑臉迎人、熱情洋溢的吳永康主任身上。
「一定要來送他最後一程」,廿三日臺中分會靜思堂從各地湧進吳主任的親朋好友,除了兩位精舍師父與林碧玉副總、林俊龍執行長外,大林慈院簡瑞騰副院長率多位大醫王同行,全都不辭遠途而來,臺中慈院則派車共乘接送同仁,花蓮、臺北不克前來的同仁,也透過視訊連線,與所有人同在。吳主任十幾年前在秀傳醫院任職時的多位老同事由總裁黃明和帶領,與乳房醫學會代表一起出席,可見得吳主任處處結好緣,讓人懷念特別多。
黃逸樵師兄的二胡、臺中慈院弦樂社加上榮董手語隊的演出,優美的樂聲與慈濟人文之美,串起整個追思會活動的幽思,醫護同仁供鮮花、水果與獻燈燭,場面莊嚴。主持人靜淇師姊引導大家用悲喜交集的心情追思永遠的吳主任。
追思會播出吳永康主任的紀念影帶,才聽到他爽朗的聲音,座席中已是一片淚海,螢幕上的他,從少年到為大家所熟悉的模樣,短短的十幾分鐘,也就是他的一生了。
大腸直腸科邱建銘主任與吳主任同為外科系,手術房安排常相鄰隔壁,也有不少合作機會,分享時,他感恩學長的指點之餘,也曾經不解,自己比學長小十一歲,為什麼吳主任永遠精神奕奕,更了解他之後,明白「不是不累」,而是對外科與病患的那份熱情。以前面對病情複雜的病患時,邱主任都會自然反應,想找學長來看一下,近日這個念頭再起,他突然驚覺「永遠找不到了!」看著空空的手術房,「心中空虛難以言喻。」
臺中慈院藥劑科陳綺華主任既是吳主任的病人又是同樣來自香港的同鄉,深切體會吳主任對病患的好與在工作上投入的努力。他說,吳主任只比他年長幾歲而已,從他的家人口中知道,早期香港來台念書的僑生都是苦過來的,得靠半工半讀,吳主任一定比其它人更認真、努力,才有這番成就。
他還記得,吳主任病倒前幾天的偶遇,還像個大孩子似的,興奮告訴他即將去台大學習換肝,這樣為病人全心全意付出的醫師,他的離去讓大家學到無常。惟有把握每分每秒,珍惜身邊的人,好好照顧自已的身體,繼續做慈濟,才是回報吳主任最好的方式。
吳主任是「為病人而生活的人,用生命走入生命去」,他所創立並命名的慈姝病友會,對他尤其不捨,大家在他頭七那天聚會,病友們引用主任跟治療告一段落病人說的話「恭喜畢業」,也要「恭喜主任畢業了!」請主任不要擔心,以後會學習更勇敢一點,對自己的病負責,祝福主任乘願再來。
「數字會說話。」簡院長引用吳主任「開刀四千六百廿五人」、「照顧五千七百五十位住院病人」、「門診診治六萬三千七百四十九位病人」。他說,以一個手術兩小時計算,除以廿四小時,得三百八十五天才能完成所有的手術。他肯定吳主任的風範與付出,烙印在醫護心中,未來也會在大家的身上繼續綻放。
林副總公開吳主任寄給他的三封信,談面對跟自己女兒年齡相仿的胰臟癌女孩的心情,談克服萬難替膽道結石阿嬤,解除病苦的快樂,談對 上人微恙時的憂心,看出他的愛。林執行長提起當年吳主任來慈濟醫療志業的波折,至今成為 上人的好弟子,也是病患的好醫師,他視病如親的精神永存,是六院年輕醫師學習的典範。
精舍德旻師父扭轉氣氛,請大家放下悲字,歡迎吳主任來到人間。他說,以主任這種分秒不空過的個性,怎麼捨得在天上太久,應該早已來到人間,成為人見人愛的小菩薩。他選擇在最愛的手術台邊倒下,正是功力最巔峰的時候,換另一個更健康的身體,相信未來很快可以看到一位非常優秀的醫師再出現,請大家放下悲傷,共同祝福,感恩、緬懷並用歡欣的心情再迎接他。旻師父說,吳主任不只是投入醫療救人的大醫王,還提供身體讓醫療團隊投入廿三個小時,替大家上了一課,這何嚐不是一個練習、學習的機會。
吳主任的家人用不同一般的方式,傳達對他的思念,替所有人上了一課。吳太太張秀芬也是慈濟委員,他說,小兒子兩個半月大時往生,給夫妻兩很大的打擊,之後寄託佛法、了解業力並努力償還,兩人相約時間到了就跟著佛菩薩走,直到在極樂世界再續前緣。女兒講起跟爸爸互動,甜蜜的點滴,目送父親最後一眼的心痛。兒子則透露父親嗜喝可樂的背後,竟是因早年生活艱苦,羨慕大家有可樂喝的心情,後來卻總是把苦的留給自己,甜的給家人。
見多了生老病死,也經歷無常的吳主任,曾在岳父往生的過程中,要孩子笑著送外公,讓他的最後一程是快樂的。也跟家人約定,如果彼此有誰變成植物人得插管維生,都要替彼此做下拔管的決定。家人跟吳主任一路走來,印象最深的是忙碌的他,常連孩子唸幾年級都會搞錯,聚會時接到通知,直奔醫院,家人知道他「很累但是做得很快樂,如今總算可以好好休息,也請他休息夠了再來做喜歡的事。」
這家人因著 上人的法,含著眼淚、帶著微笑送走他們最親的另一半、最愛的父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帶著同仁重新認識吳主任,在無常中難捨能捨,更替所有人上了「學習放下」的一堂課。
(文/曾秀英;圖/真善美志工曾東勝、賴廷翰、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