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療法研討會專注長期照護 日本身障講師捐助尼泊爾賑災

 

國人關心的長照法已三讀通過,配套措施正由相關單位研擬。在臺中慈院舉行的第九屆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廿四日圓滿落幕,國際專家分享「長期照護、園藝治療」經驗,讓臺灣推動長期照護和園藝治療借鏡。其中日本身心障礙講師白石清春先生,感恩慈濟基金會關懷日本地震與核災災民,捐出講師費幫助尼泊爾賑災,心意感動許多人。

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邁入第九屆,今年由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臺中慈濟醫院和臺灣綠色養生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廿三、廿四日在臺中慈院登場,主題鎖定「長期照護、園藝治療」,邀請臺灣、美國、日本、韓國的園藝療法專家演講,還有園藝療法工作坊,共七十多位學員參加。

研討會廿三日上午開幕,全體參與人員即先為尼泊爾強震的慘重傷亡祈禱,雙手合十為災民祈福,虔誠祈禱災民身心自在,順利度過這一次難關。

臺灣綠色養生學會理事長、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建仲說,台灣邁入老年化社會,許多民眾需要長期照護,接觸大自然對於身心健康都相當有幫助,希望能把綠色概念帶入療養機構,發揮正面效果,透過人跟植物對話,可以更瞭解自己。


陳建仲理事長致詞。

研討會參與人員為尼泊爾災民祈福。

美國健康中心系統設計副教授Susan Rodiek主講「規劃長期照護治療使用的自然環境」,他有超過廿年建築師經驗,研究領域著重於老人居住設計和環境建設,強調高齡有品質的居住照護。他表示,大自然與綠空間連結可改善高齡者心情和睡眠模式,透過接觸大自然和具療癒的室外活動,延長壽命。

專長為復健和老年醫學的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許宏志醫師,主講「高齡者的園藝治療」。他指出,常見失能有神經系統疾病、心肺呼吸失能和骨骼疾病等,療癒花園有改善活動度和認知功能、平衡坐站耐力的效果,老年族群園藝治療要考慮不同年齡層適合的環境。

臺中醫院李孟智院長分享建構「放心」、「細心」、「耐心」、「安心」級完整老人照護園區的經驗,舉外出不慎摔落山溝好幾天,全身髒臭、滿臉被蚊蟲咬傷,奄奄一息的獨居老翁救治個案,呈現醫護人員對長輩盡心盡力的照顧。

來自日本福島的身心障礙講師白石清春,長期參與促進殘障者自立生活運動,以日本311地震和福島核災親身經歷,建議成立障礙者福利避難所等,如果發生災難就可以互助度過難關。他也提出理想的共生集合住宅形式計畫,希望推廣到日本各地,讓殘障人士和高齡者都能自由自在的生活。白石清春感念慈濟基金會關心膚慰日本地震與核災災民,會後捐出講師費,再加碼一筆善款,給慈濟基金會尼泊爾賑災,期待大家傳遞這一份愛的力量。

台中慈濟護理之家護理長陳秋珍連兩天分享,首日介紹護理之家以住民需求為中心,全天候照顧,提供門診醫療服務,還有志工長期關懷陪伴,即時輔導和協助,為住民營造溫馨快樂的家庭氣氛,協助住民盡早重返家庭和社區,回歸正常生活。次日說明「長期照護團體活動安排注意事項」,他說,聚會講座、音樂歌舞表演、藝文等活動,活動前須評估長輩需求和活動嗜好,增加與他人互動機會,才能建立長輩的能力感和自信心。

天主教若瑟醫院護理部顧問許美月研究長期照護領域多年,分享「高齡者長者身心發展與照護」。他表示,老化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過程,還可能受環境、生活型態、疾病影響,老年期生理改變也影響學習記憶、人格、智力,建議為高齡長者安排安靜舒適睡眠環境,選擇易消化食物等,讓食、衣、住、行、活動都有保障。

慈濟志業中心營建處景觀顧問陳瑞源,以「開展景觀中美的康復力」為主題,介紹:美就是對生命的和聲共振,能使精神平衡和諧,發揮自由的想像,引發情感,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欣賞生態美景,「眼中有美,心中有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廿四日研討會邀請日本森林治療協會理事今井通子分享高齡者森林療癒的實例。他說,日本稱「森林療癒」為「森林浴」,是一種人在森林中的放鬆現象,2003年起相關實驗已經列入高齡者受試,研究證實,沐浴在植物散發的芬多精,可降低壓力賀爾蒙濃度、增加抗癌蛋白質,對健康助益很大。

園藝療法工作坊,分別由日本APATH第一屆理事長寺田裕美子、韓國APATH第二屆理事長金炯得帶領。寺田裕美子具園藝療法士資格,以多年研究園藝療法的心得,教導學員在一張紙寫下為個案擬定的園藝治療計畫,讓學員學習依個案情形安排種植花草內容,提供最完善的園藝治療服務。金炯得以「懷舊」為主題,教學員用草編織娃娃身體,再穿上紙做的衣服,送給長輩幫助喚起往日記憶。學員聽講解,精神專注,兩三下就完成指定工作,覺得這樣的園藝療法真的很棒。

研討會從去年十二月即開始籌劃,近半年準備,臺中慈院相關單位全體動員,召開多次籌備會,從與講師聯繫,後續的航班、接送、住宿等都事先確認,再由人文室申請講師住宿房間,總務派車接送相關人員,師兄姊幫忙英日語演講翻譯,中醫部醫師擔任工作人員,中區榮董聯誼會協助休息時間的點心水果,才得以讓所有工作圓滿。

第一次到臺中慈院的桃園心燈啟智教養院教保組長李玫芬,一進慈院就看到木製椅子和明亮寬敞空間,有一種在家裡的舒服感受,很貼心,覺得最棒的就是院內牆面上的靜思語可以激勵自己,洗滌心靈。他說,上完兩天課程,收穫很多。

Image-4_54601.jpg

研討會參與人員合影。

第三次參加研討會的職能治療師沈先生說,每次研討會主題不同,都有新的學習體驗,對工作幫助很大。學員周小姐每周一次在台北慈院靜思書軒當志工,並到附近療養院慰問住民,他表示,會把上課學習的經驗帶回去,膚慰更多住民。

(文/湯智斌;圖/陳建仲、林珍妃、李士元、湯智斌)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