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環保站體驗 要做環保尖兵
「真正高興的見到你,滿心歡欣的歡迎你……」熟悉歌聲再次歡迎慈院同仁到來。因緣在今年元旦,簡守信院長帶領同仁前往環保站動手體驗,以愛護地球的心迎接新的一年,所以總務室用實際行動響應,由庶務組業管同仁潘瑩芳規劃,在上下半年舉辦一次環保體驗活動,五月卅日透過大家呼朋引伴,近四十位同仁來學習垃圾分類。
臺中慈院重視環境教育工作,總務室庶務組負責「廢棄物處理」相關業務,平日就在院內各單位安排教育訓練。一○三年舉辦93場生物性廢棄物院內教育,鼓勵同仁做好垃圾分類,讓垃圾變黃金。
就在不久之前,總務室因應旱象,帶動珍惜水資源,從四月中旬起,在院內14個點的廁所置放水桶,收集洗手用水,集中於中水回收系統,做為園藝澆花使用,為環境為地球盡一分心力,陸續回收了2666公升,等於4444瓶600cc礦泉水。
參與卅日環保體驗活動的同仁來自全院各單位,為了讓同仁更深入瞭解環保站的工作流程,先由環保志工師姊上課,再分成三組進行不同項目的實際體驗。
光說不練不是真功夫,真正動手做才發現學問不小。其中,資源回收車物資,考驗分類知識,不少同仁分辨「軟塑膠、硬塑膠」就猶豫很久,不確定要丟到哪個籃子。塑膠類不但要對顏色、印花等分級,還必須剪下塑膠袋上的圖案,研究部同仁莊薰仰說,做了才知道「環保是要身體力行,不是靠嘴巴力行,從今天起塑膠袋不會再隨手丟了。」
日常生活中就力行環保的護理部蔡惠嬌高專,每次出門都會把先前用過的塑膠袋放在包包,以備不時之需,回到家再將用過的塑膠袋整理好,方便取用。
病歷室黃靖雅組長的女兒莛樂第一次跟著媽媽作環保,小朋友在學習愛護地球之餘,有滿滿的歡喜,都已經體驗輪完三組後,還一直嚷著要再體驗,問她回家要如何作環保,她說:要好好與爸爸媽媽作好垃圾分類,下次還要再來,跟大家分享。


寶特瓶體積大,同仁踩扁瓶子,100支瓶子裝一籃,一分心就要重算,大家踩得起勁,運動兼訓練專心。環保站志工特別強調,前陣子外界誤解慈濟環保推動工作,誤會我們與民眾爭利,事實上,塑膠袋1公斤4元,保特瓶1公斤8元,那麼輕的東西,根本賣不到好價錢,也不會有爭利的事實,大部份都是環保站在回收。
藉由環保體驗,同仁認識環保站的用心且更堅定信心,更認同志業。活動結束後,參與同仁帶著滿滿的知識,在工作崗位、家裡不會再分錯垃圾,還可以帶著同仁、家人一起成為環保尖兵。
(文/公傳室、總務室;圖/曾東勝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