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作小麥產品 健康吐司入列
點擊數: 216
臺中慈院契作小麥用途再升級!簡守信院長廿三日上午率醫護團隊試做小麥吐司,意外發現護理部張梅芳主任揉麵動作純熟,原來竟是有烘焙證照的「練家子」。使用契作有機小麥碾製麵粉的健康吐司出爐,口感一流,讚美聲不絕於耳,簡院長決定有機小麥吐司擇日開張,將天然的滋味分享給更多人。
臺中慈院與大雅農民契作有機小麥多年,前後推出鏝頭、包子等多種系列產品,此次再升級做吐司,請營養組有豐富烘焙經驗的同仁蔡克繁擔任指導老師。除了簡守信院長,許權振副院長、神經外科林英超醫師、放射科劉家成醫師,還有護理部張梅芳主任與張玉芳督導,共同體驗臺中慈院小麥變吐司的過程。
製作吐司的材料包括;小麥高筋麵粉、鮮奶、酵母,加上白砂糖、食鹽與奶油,簡院長一行人依步驟進行,首先混合麵粉與材料後放入機器攪拌。趁著空檔時間,簡院長提問:麵包製作最早為什麼想到要發酵?
他說,這原來是發生在古埃及的一個美麗錯誤,那時的人已經開始做麵包,原本是做成麵團之後就準備烤,但大家工作太辛苦,累得忘了烤,放到隔天竟發現做出來的麵包量變更大、口味更好,當時的人對微生物雖然有點概念,但並不知道酵母菌,一直到後來,才慢慢知道留下舊麵團加入新麵團的方式。
愛好烘焙的張梅芳主任,聽得興味十足,直說「真的、假的?」簡院長下的結論也很有趣,那就是有時偷懶一點也未必是不好的事。
吐司步驟繼續走,大麵團平均分成一顆顆240克重量均等的小麵團同時整形,張梅芳主任是有證照的烘焙達人,一雙手三下兩下就把麵團整得又圓又亮,讓其他人羡慕不已。接下來的程序就是入模等發酵,完成後再送進烤箱。
囿於時間,營養組提供事先烤好的吐司,隨手拿起菜刀切片,張梅芳主任笑說,生平第一次用菜刀切吐司,眾人打趣之餘,咀嚼之間也嚐出有機小麥碾製麵粉的自然香甜,吃得津津有味。
(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