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延續病患家 換藥打掃鼓舞感恩戶
慈濟感恩戶三十八歲徐先生,租屋獨居一處台中市老舊套房,因糖尿病嚴重,被其他醫院判定須截肢,輾轉接受臺中慈院醫護團隊細心照顧,保住左小腿,並出院休養。臺中慈院延續愛的醫療,在簡守信院長帶領下,五日同仁和小志工十餘人,為他打掃住處和換藥,讓他重燃對人生的希望。
徐先生一年多前發生車禍,治療過程發現罹患糖尿病,由於雙腳都有傷口,左腳又是壞死性筋膜炎,其他醫院醫師告知要截肢,但他一直不願意。社區慈濟師兄姊關心他,半年前納為感恩戶,定期關懷,後來轉介臺中慈院治療,當時左腳從腳踝到膝蓋傷口化膿,他仍不願意截肢,醫護團隊進行多次手術、補皮,成功保住他的左小腿。三星期前出院的他已找到工作,社工家訪發現:他住處一年多來都沒有打掃,很髒亂,需要乾淨的生活環境。
九月五日上午,簡院長率領社工、人文、同仁子女志工共十餘人到徐先生住處,一行人抵達,卻不見徐先生,敲門多次沒有回應,由於徐先生曾有在住處昏倒紀錄,簡院長很擔心他可能又昏倒,會有生命危險,在房東同意陪同下請鎖匠開門,還是沒看到他。約半小時後,徐先生緩緩走回住處,原來他臨時到外面買水要吃藥,團隊才鬆了一口氣。
簡院長和同仁帶著打掃工具,在徐先生住處門口等他回來。
徐先生住處只有四、五坪大,擺上電視櫃和一張大床,就擠滿了,室內閣樓堆滿電腦和雜物。簡院長先請徐先生躺床,為他檢查傷口,確認恢復情況良好,只是污垢很多,直接蹲在床邊為他清洗並重新換上紗布,也叮嚀他一定要回診,治好貧血問題,才能好好繼續工作。換好紗布讓徐先生覺得舒服又清爽,「我終於可以洗澡了!」他高興的說。
簡院長為徐先生清洗傷口,換上紗布。
接著簡院長和同仁拿著拖把和掃把,分別清理房間地板及浴室,並且搬出故障的大型電視到門口,準備送到環保站處理。其他同仁和小志工則在閣樓清理電腦桌面和電扇,整理出許多袋雜物垃圾。現場空間狹小,連要轉個身都很困難,大家汗流浹背,還是持續接力補位,全身沾滿灰塵也不在意。
簡院長和同仁打掃,清出許多雜物垃圾。
簡院長和同仁打掃,清出許多雜物垃圾。
簡院長說,希望醫療跟慈善能有良好結合,並瞭解疾病源頭,這次與同仁及同仁子女一起關懷病患,期待在大家努力下鼓勵他重新振作到能自我照顧,甚至將來回饋社會,讓這份關懷心落實成為真正的行動。
一個多小時後,徐先生住處變得乾淨整齊,簡院長送上結緣品,為他加油打氣。「有點不好意思,無法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感謝」他說,打掃工作應該是自己要做的,只是腳不方便,很感激慈院幫忙保住左小腿,整理住處和換藥,感覺很溫暖。
簡院長為徐先生加油打氣。
工廖婉而說,他從沒去過關懷戶打掃,來這裡打掃覺得很驚訝,因為原本以為自己在家裡算是很亂了,沒想到這裡更髒亂,現在整理得很乾淨,感覺變得更清爽。小志工林君翰說,幫助人感覺很快樂。
徐先生放在房間角落的棍子。
簡院長七日志工早會分享,看見徐先生放在房間角落的一根棍子,平時就當作外出的柺杖,讓他感觸尤其深刻。他說,徐先生未來還有長遠的路要自己站起來,還要能幫助別人,這就是慈濟對社會和入世的人所能發揮的影響力。簡院長和同仁關懷付出的行動形成一幅溫馨畫面, 上人讚許是至誠之美,尤其簡院長親自蹲下為病患清洗傷口,就如同「佛陀問病圖」中的佛陀一樣,感恩大醫王和同仁們愛的付出。
(文/湯智斌;圖/湯智斌、方怡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