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慈院動物實驗室啟用 臨床研究能量發揮里程碑
臺中慈院動物實驗室廿二日啟用,簡守信院長等多位主管共同揭牌,見證醫院成為兼具動物細胞與臨床醫院的重要里程碑。
十二月廿二日農曆「冬至」,臺中慈院動物飼養室正式落成,簡守信院長、許權振與莊淑婷副院長等多位主管親自揭牌,營養組準備的湯圓一舉兩得,既符合節令的團圓象徵,又有慶祝落成的意義,與會者臉上笑意滿滿,共同迎接重要里程碑。
動物飼養室在二院區地下室一樓,四年前規劃,研究部廖光福主任表示,曾經尋覓很多地方,都不適合,最後終於找到這個地點,既不影響醫療門診住院醫療、對動物與研究的人干擾也最少,感恩歷任院長,尤其是簡院長努力推動,最後在許副院長臨門一腳,把他很好的實驗與觀念帶進來,引進他的老鼠,期許動物實驗室的成立,高度期許蒸蒸日上,裡面飼養的動物所做出的論文,品質愈來愈好。
「動物飼養室落成後,臺中慈院正式進入基礎研究裡面動物細胞與臨床都可以一起完成的一家醫院。」研究部廖光福主任充滿信心的說。尤其,附近區域醫院幾乎都沒有任何動物實驗室,臺中慈院可以做細胞實驗,做分生實驗,現在連動物實驗都做起來,可說是中部地區區域醫院裡最好、最頂尖的。他並強調,因應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小組要求,所做實驗都要符合動物倫理的審核下執行,吃的是最好的飼料,每天有人幫忙打掃,在恆溫環境受照顧,這裡的動物都十分幸福。
動物實驗室落成,率先進駐的是許權振副院長率領的耳鼻喉科團隊,兩個研究分別由許副與周一帆醫師負責,其中,許副耳聾的基因研究已進行幾年,透過動物實驗,瞭解不同基因突變老鼠在臨床上的表現,從既有聽力基因缺陷的老鼠身上,瞭解能不能用那些藥物減緩、改善聽力損失,或是用基因治療,斧底抽薪搶救老鼠聽力,將來也能運用在病人身上。
許副說,隨著臨床水準提高,基礎研究是很大的助力,研究與臨床相輔相成,必須長期投投資,但什麼時侯開花結果並不知道,但如果不投資就沒辦法開花結果,當年抗生素的發現就是偶然發現。決定從臺大提早退休來慈濟時,手上還主持好幾個多年期研究計劃,動物實驗要繼續做,一定要有動物實驗室,與簡院長推動研究的想法不謀而合。甫落成的動物實驗室有聽力實驗室、手術操作室、清洗室與儲藏室等,他十分滿意,希望愈來愈多醫師加入研究計劃行列。
簡院長也強調,醫療的臨床工作到一定程度後,如何在研究上突破,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動物實驗室正是讓夢想可以實踐,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全國各區域醫院裡都很難有這樣的動物實驗室,可以讓臨床醫師本來研究的範圍更擴大,感恩許副將透過老鼠基因轉殖研究帶過來,也讓我們的特色醫療更上層樓,有更紮實的基礎,尤其期待未來中西醫整合也有些真正的基礎的研究資料能出來,走出不一樣的路來,從研究、教學的大步推進,提升醫院的整體醫療。
(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