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慈濟五十 臺中慈院竹(德)仔粿獻祝福
慈濟基金會五十周年慶,四月廿八日臺中慈院院長簡守信率領同仁做八百個竹(德)仔粿,送回花蓮與家人們分享,獻上虔誠祝福。簡院長說,竹筍代表竹節精神,在慈濟五十周年之際跟慈濟精神融合,希望大家能感受慈濟在我們心目中竹林般形象,更體會德風亮節意義。
慈濟基金會成立五十周年,海內外家人和師兄姊齊聚花蓮心靈的故鄉歡喜慶賀。臺中慈院特別準備做竹筍包,要帶回花蓮與家人們分享周年慶喜悅。
四月廿七日下午,營養組早已備妥竹筍炒紅蘿蔔餡料與桿麵棍,簡院長率領副院長許權振、王人澍、莊淑婷、醫務秘書邱國樑、護理部主任張梅芳等院部主管和醫護同仁,從最基礎的麵皮攪拌,斷開麵團、桿皮、包料到收口,在營養組同仁「一對一」指導下,一氣呵成。竹筍包最特別就是外皮加入臺中慈院種的麥子,再包進大坑特產竹筍,健康又養生。
院長率領同仁完成竹簡筍包。
院長率領同仁完成竹簡筍包。
院長率領同仁完成竹簡筍包。
院長率領同仁完成竹簡筍包。
為了精益求精,隔天四月廿八日一早朝山結束,簡院長再度率領同仁做竹(德)仔粿,大家邊準備邊討論,這次一樣是用竹筍內餡,不同的是外皮加入了地瓜,大家分別輕揉整理好麵團,逐一斷開,用手一個一個壓平,包料收口後再塑成圓形,就大功告成。最後簡院長親自把竹(德)仔粿送進蒸籠裡,蒸熟後晶瑩剔透外皮搭配銀色紙杯,成為吸睛焦點,大家都覺得很有成就感。
簡院長率領同仁完成竹(德)仔粿。
簡院長率領同仁完成竹(德)仔粿。
簡院長率領同仁完成竹(德)仔粿。
簡院長率領同仁完成竹(德)仔粿。
簡院長說,竹子代表能往上發展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習竹節規範精神,把竹筍包在一起變成食物的時候,更提醒大家德香的重要,除了我們聞到香氣,推行德香是更重要的事情。
包竹(德)仔粿讓同仁體會深刻。莊副院長說,慈濟五十周年要展現五十年來步步踏實,竹子代表節節高升,很具代表性,慈濟家人同仁在包竹(德)仔包時都要學習竹節道德風範。邱國樑醫秘說,五十周年是慈濟重大慶典,正好是地瓜麵皮加竹筍,地瓜代表臺灣在地精神,符合慈濟在臺灣一步一腳印精神,竹筍也是臺中特產,象徵慈濟竹筒歲月意涵,都跟慈濟五十周年精神契合,內心有很多感動。
(文、圖/湯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