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十.感恩慶十年 中醫部系列活動傳揚行醫人文
臺中慈院中醫部今年成立十年,從部內討論開辦中學生華佗營起正式進入十周年慶祝活動。十四日典禮在第一院區大廳舉行,環繞大廳以海報展現中醫部教育、醫療、人文、慈善與研究五大面向的亮麗成果。典禮呈現病人現身說法道感恩與醫師養生八段錦具力道與人文的演示;曾服務於臺中慈院的中醫師也透過畫面送上祝福。三小時活動留下許多感動,讓中醫大家庭更添凝聚力。
二○○八年九月十四日臺中慈院成立中醫科,創科僅四位主治醫師,而今成長為主治醫師十三人、住院醫師十九人及實習醫師廿人的陣容,更連結慈濟六院中醫體系,積極參與校院合作,目前已是國內結合教學與臨床最具規模的中醫體系之一。
十年有成的過程備亟艱辛,八月廿三日慶祝籌備會訂立「合十.感恩」主軸,感恩包含慈濟人在內的各方成全。慶祝典禮方向在整理一步一腳印的努力:王人澍副院長與陳建仲主任攜手規劃中醫願景、參與推動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系創系;逐步從臨床到教學、研究,實踐 上人期許,重拾中醫行醫人文,邁向國際等,「中醫部大藏經」匯集十年來活動相片,步步踏實。典禮邀請靜淇師姊主持,橫向單位包括人文室、公傳室、工務室與總務室協同,太平二區懿德家族配合協力。規劃慶祝的形式涵蓋中醫部登上梨山巡診、到社區促進健康、部內的須彌山醫學講座,一路持續到年底。
◎中學生華佗營 揭開十年慶序幕
八月廿日「中學生華佗營」舉辦,距離第一次舉辦「小華佗營」已是八年之遙。主要目的是提供尋找人生目標的中學生,理解中醫知識內涵。特色是,全部由中醫師授課,活動內容緊湊,介紹望聞問切與針灸等手法。
陳建仲主任表示,在臺灣的教學醫院很少有勇氣舉辦不營利的醫學營隊活動,臺中慈院中醫部的承擔,都以中醫發展及幫助大眾,做為依據。
雖有住院醫師帶領實習醫學生共同籌辦,仍忙到活動舉辦前兩周才與慈濟社區組隊功能組接軌磨合,但師兄姊提供最大支持,成了中醫團隊安定力量,順利圓滿兩天活動,寫下中醫部又一里程碑。
陳建仲主任帶領學員宣讀誓詞。(馬順德攝)
學員練習養生八段錦。(馬順德攝)
梁雅淳醫師指導學員小兒過敏性鼻炎手部推拿手法。(陳建仲攝)
林晏如醫師(右一)指導學員傷科推拿手法。(陳建仲攝)
林志雄醫師(右)示範穴道按壓。
歐宗益醫師(右一)示範刮痧。
中醫部住院醫師表演穿越短劇,將古代名醫帶到現代舞台。(陳建仲攝)
許嘉文醫師示範傷科手法。(陳建仲攝)
◎發行八段錦影片 落實中醫養生
預定九月底完成八段錦養生教學影片,因慶典活動進度大幅提前,為達成使命,在評鑑前的繁忙時刻,公傳室同仁仍擠出時間拍片剪輯,短短七天,八月卅日中午,陳建仲主任帶領統籌的伍崇弘、楊恩豪、梁雅淳醫師與公傳室主管同仁共同審片。中醫師們非常滿意影片呈現,還另由林芸、王千恩實習醫學生設計封面、封底,更把八段錦分招式畫出精美漫畫。影片光碟、中醫部設計的書籤、中醫師調製的活絡膏,成為結緣品,獻給參與支持的各界貴賓。
中醫部陳建仲主任(左四)帶領醫師與公傳室主管共同審片。(陳建仲提供)
包裝精美的結緣品。(馬順德攝)
實習醫學生林芸、王千恩不僅設計封面,還將八段錦招式畫成漫畫。(陳建仲攝)
實習醫學生林芸、王千恩不僅設計封面,還將八段錦招式畫成漫畫。(陳建仲攝)
◎感恩懿德爸媽 中醫師奉茶獻花
十二日一早,中醫師帶領製作防蚊包活動登場,王人澍副院長率中醫師群指導大眾製作中藥防蚊包,這是暑期前研發的成果,周年慶將屆,活動作為暖身,帶出慶祝氣氛。
王人澍副院長率中醫師群指導大眾製作中藥防蚊包。
中醫部曾樹城藥師(右二)與實習醫學生洪崚育(右三)協助來院大德手做防蚊包。
當天中午藉著慶生會,中醫部安排更有意義的感恩活動。從二○一○年起,太平二區師兄姊就陪著中醫一路成長,單位內各項活動、進入社區促進鄉親健康、梨山巡迴門診,都有他們的身影。
十周年走來,中醫部特別感謝懿德爸媽,慶生會家聚後,在二院區七樓會議室舉行感恩會,陳建仲主任細數與爸媽共同走過的每一年,住院醫師吳思儀隻身來臺中,感謝懿德爸媽的協助陪伴,讓他不孤單。王人澍副院長更臨時發言,直說他能來慈院,全是師兄姊支持成全。
感恩氣氛在主治醫師群列隊為懿德爸媽代表奉茶達到高潮,年輕的實習醫學生接棒,獻上象徵旺盛生命力的向日葵與結緣品,爸媽起身擁抱孩子,幾位師姊已經感動到頻頻拭淚。最後大家共同切下十周年蛋糕,祝福中醫部生日快樂!
住院醫師吳思儀隻身來臺中,感謝懿德爸媽的協助陪伴,讓他不孤單。(馬順德攝)
王副院長感恩師兄姐支持成全才得以來到臺中慈院。(馬順德攝)
王人澍副院長帶領中醫部醫師為懿德爸媽奉茶。(馬順德攝)
實習醫學生獻上向日葵,感恩懿德爸媽的照顧與付出。(馬順德攝)
大家共同切下十周年蛋糕,慶祝中醫部生日快樂。(馬順德攝)
大家共同切下十周年蛋糕,慶祝中醫部生日快樂。(馬順德攝)
◎臨夜趕佈置 上下齊心莊嚴會場
十三日下班後,沒門診的中醫住院醫師、實習醫學生齊聚一院區大廳,慶祝會場佈置工作才要開始。超過三十幅研究與生活剪影海報,也是兩天前送印趕著送來吊掛。
醫師群從總務室借來桌椅,脫下醫師袍親自擺設。另一群分工把海報一一掛上展示區。極少登高做粗重活的醫師們,這時候合心一致,把會場需要的擺設逐步完成。音控測試陸續就位。忙到晚上九點,夜診都結束了,仍有醫師檢查細節。陳建仲主任經過看到這情景滿心感動,他說大家非常投入辦家的喜事。他感謝簡院長帶領給中醫部很大的發揮和成長空間,還有籌辦活動期間麻煩到人文室、公傳室、工務室和總務室,更感恩慈濟中區組隊家人的護持。
中醫部住院醫師與實習醫學生齊心佈置會場吊掛海報。(陳建仲攝)
中醫部住院醫師與實習醫學生齊心佈置會場吊掛海報。(陳建仲攝)
◎醫師群投入 病人說感恩 慶典充滿感動
十年可讓樹苗長成大樹,歲月在日月星辰更迭,卻像轉眼一瞬。中醫部十周年慶典將過去十年的努力做出總整理:醫界先進、曾經在臺中慈院服務過的醫師應邀共譜「十方祝福」。目前服務臺北慈院的廖子嫻醫師,從實習、升上主治,前後五、六年,甚至完成人生大事時,中醫部以嫁女兒的心情幫他辦喜事,濃濃感情讓他難忘,透過畫面送上溫馨祝福。
實習醫師群表現也是亮點,周駿安胡琴聲伴奏,周仁傑、林芸、王嘉瀅與陳冠灃四位演示「養生八段錦」,動作到位還以高難度劈腿結束,贏得滿堂彩。活動窗口住院醫師許嘉文說,精彩演示讓人誤以為四個人都是練家子,其實,外表孔武有力的陳冠灃完全沒國術底子,剛開始練習光轉個身都快摔倒,經過集訓苦練習果真成績不凡。
現身說法的病人與中醫部主治醫師一同出場,道出一路走來最深的感恩,醫病情打動現場參與人員。九十三歲王林秀梅女士中風數年後罹患肺炎,多位西醫都表示沒有改善可能,就算救回來也是植物人,要家人放棄。王人澍副院長與中醫團隊攜手治療,竟不可思議好轉,兒子王為仁直說「這是奇蹟,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做到了!」
實習醫師(左起)陳冠灃、王嘉瀅、林芸、周仁傑演示「養生八段錦」,周駿安胡琴伴奏。(馬順德攝)
王林秀梅女士兒子王為仁(右一)感恩王人澍副院長與中醫團隊。(馬順德攝)
廿七歲王先生今年三月參加路跑半途昏倒,送醫急救已呈現到院前死亡,醫師認為救活後仍有腦病變後遺症。家人不放棄轉送臺中慈院,在中醫部副主任黃仲諄與西醫合治下神速進步。王爸爸說,孩子遇到那麼大的困難能慢慢痊癒,感恩團隊給予最好的專業治療。
王爸爸(右一)感恩黃仲諄主任與西醫合治,讓兒子恢復神速。(馬順德攝)
癌末洪碧霞女士(右)感恩陳建仲主任的鼓勵,如願完成培訓,成為慈濟人。(馬順德攝)
乳癌末期的洪碧霞女士病情惡化到西醫化療已經做不下去,被家人帶到臺中慈院,掛陳建仲主任門診,當時虛弱到得躺在唐式迴廊長椅等候看診。一年八個月治療後,十四日當天自己開車到醫院,更在會場公開向陳主任道謝,感恩這段期間像慈父般鼓勵他放下,幫助他走過坎坷路也如願完成培訓,成為慈濟人。
代表院長室與會的宋育民顧問醫師肯定中醫部像大磁鐵,吸引許多優秀醫療人員是病人的福氣,團隊發心服務病人,學術、臨床各方面都熱心積極,未來十年、廿年長長久久,相信中醫部很多發展,一定能發光、發亮。
(左起)宋育民顧問醫師、王人澍副院長與陳建仲主任點傳心燈。(賴廷翰攝)
慶祝活動結束後,大家歡喜搓湯圓。(賴廷翰攝)
(文/馬順德、曾秀英、謝明錦;圖/陳建仲、馬順德、賴廷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