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媽遶境掃街 一百一十位醫院同仁熱烈參與
一樣是清晨出發的活動,不一樣的是年年都有同仁加入體驗付出。臺中慈院參與大甲媽祖繞境起駕後的打掃街道活動,邁入第六年;同仁發心依舊、體驗依舊,在付出過程中體會「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的初心恆持與力行。
十四日清晨四點不到,臺中慈院大廳已是人聲鼎沸,超過一百名參與打掃的同仁陸續集合清點人數;清晨四點卅分,簡守信院長率領的同仁大隊已抵達鎮瀾宮與慈濟社區志工會合。簡院長致辭表示,每年來見證了臺灣社會的美善,還有環保精神的落實,一年比一年進步。他還跟社區師兄姊報告:臺中慈院來的同仁一年比一年多,如果沒有限制名額大概全院都來了,因為融入在地再把健康環保觀念帶回醫院,是非常重要的。
隨後,簡院長和同仁裝備齊全,手套、掃帚、畚斗、垃圾袋,沿著鎮瀾宮前順天路接中山路全程約一公里區域,不分你我,合力清掃鞭炮屑、塑膠袋、飲料塑膠杯、保力龍杯等,還要分類收進垃圾袋,置放路旁等候載運。不算長的距離,仔細打掃大約一小時,天色濛亮時,街道已經回復乾淨面貌。
邱國樑醫祕(右起)、簡守信院長、宋育民主任及夫人、林英超醫師、劉家成醫師、林忠義醫師依序領取打掃器具。(賴廷翰攝)
簡院長帶隊沿著鎮瀾宮前道路合力清掃。(賴廷翰攝)
簡院長指出,這些年可以感受而且見證臺灣環保意識的提升,從垃圾的量、垃圾的項目,都可以見到鞭炮減少了、某些一次性使用的食物承載具減少,但是還是相對有該注意的地方,像菸蒂還是相對多一點,所以從環保概念的推廣上看起來對臺灣事實上是有很大的進步。簡院長感恩院內同仁在媽祖遶境的過程中主動參與打掃,配合師兄師姊,一起來感受愛護大地那份心靈的沈澱。
首次參與的七A病房護理長劉慧玲覺得很開心,因為過程中只要專心做掃地這件事情就好了,其他事情不用去多想。她說:「第一次參加覺得很幸運可以報上名,這種宗教活動小時候可能參加過但是長大後意義不一樣,小時候感覺只是湊熱鬧,這次感覺是可以為社區、為整個環境或是環保做些事,心裡感受很不一樣,以前來不及,現在可以把握住機會還蠻值得的。」
醫院同仁與社區志工合力清掃街道。(賴廷翰攝)
七A病房護理長劉慧玲(中)專注在掃地的當下,感覺是可以為社區和環境盡一份心力,心裡感受很不一樣。(賴廷翰攝)
人文室同仁方怡琇表示:「打掃途中看到師兄姊的用心,把可以再利用的東西從垃圾袋翻出來,真正做到分類。來回街道一趟,感覺到街道乾淨很多,心中充滿歡喜。」醫師群:肝膽腸胃科林忠義、神經外科林英超、大腸直腸科劉張惠泉、影像醫學部劉家成、整形外科楊超智等人也十分投入活動。
社區志工把可以再利用的東西從垃圾袋翻出來,確實做到資源分類。(賴廷翰攝)
劉張惠泉醫師(左)、楊超智醫師(右)投入活動中,心中十分歡喜。(賴廷翰攝)
內科部主任宋育民跟太太首次一起參加,宋主任說:「慈濟師兄師姊還有慈院同仁為環境保護付出一份心力,這麼早起來,我覺得很感動,回去後大家也會加強對周邊環境的整理,會有一些正面的影響。」第三次參加的邱國樑醫務祕書則表示:第一次來跟現在差別很明顯,早期來的時侯地上都是一些炮竹殘屑,整條馬路又濕答答的掃得非常辛苦,今年來看炮竹減量很多,所以可以見證這幾年來社會對環保,人心開始有點改變,會注重環境保護減少炮竹使用量,不過還看到垃圾袋、飲料、吸管這些殘餘物變多,代表環保還有其他方向要再進步。
同仁奮力清掃黏在橋面的鞭炮屑。(賴廷翰攝)
讓整個橋面恢復整潔。(賴廷翰攝)
原本充滿垃圾尚待清掃之路面。(賴廷翰攝)
經過同仁與社區志工的努力清掃重現整潔。(賴廷翰攝)
大甲媽遶境掃街活動已是第六年,成為臺中慈院報名熱烈的「秒殺」活動,參與人數到達一百一十人,兩輛遊覽車大爆滿,百餘位「幸運」報名同仁不在乎犧牲睡眠又要打掃髒亂街道,反而個個充滿期待。手術室、供應中心、身心科還有教學、研究部等多個單位同仁,相約攜手參與這項志工活動,他們都認為,掃街是很好的活動,雖然要早起但看到乾淨的環境,就感覺值得了。
(文、圖/賴廷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