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吉祥祈福會培養悲心 素食環保更孝親
臺中慈院八月廿四日晚間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以環保、蔬食宣導不迷信,期待人人從自身生活做起,即是行善、行孝自然平安吉祥,四百五十位同仁志工、會眾、病人與家屬齊集大廳,隨著莊嚴法會,澄淨心念共修祈福,領受靜思精舍師父帶來 上人的祝福。
廿四日傍晚間歇陣雨中,社區鄉親與醫院同仁紛紛來到慈院參加「七月吉祥祈福會」,原本寧靜的醫院大廳頓時莊嚴起來。靜思精舍德耕師父、德濎師父在「靜寂清澄」樂聲中帶領著院長室主管等四十八位獻供燈花果的醫護、醫技同仁入場,並領眾唱頌「開經偈」,禮敬諸佛、祈願吉祥,為祈福會揭開序幕。四百多位同仁、志工與會眾透過 上人開示,瞭解「功德」這二字應用長時間累積、長時間下功夫、長時間去付出。另外慈濟推動「愛地球,很簡單,135」行動,呼籲大眾共知、共識、共行,期待具體做到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落實清淨在源頭,作環保也是功德累積。
靜思精舍德耕師父(右)與德濎師父(左)帶領著院長室主管及獻供同仁入場。(賴廷翰攝)
靜思精舍德耕師父(右)與德濎師父(左)帶領著院長室主管及獻供同仁入場。(賴廷翰攝)
◎年輕同仁入鼓隊、供花果 展現活力
活動開始,一曲「揮灑生命的彩筆」由十六位靜思鼓隊年輕人以十足力道,述說如何用年輕彩繪出絢麗生命,自信展現的肢體語言,手上鼓棒與身心合一,三位慈院同仁參與其中,除了工作更將心力投注社區活動,年輕與活力也凸顯臺中慈院的朝氣與青春。參與典禮組的護理師,部分是初來醫院任職的新進同仁,同樣是年輕生命卻有不同生命體驗。護理部主管帶領他們學習禮佛儀規,六B病房四位護理師葉姿琳、陳倩雯、趙佳洵、陳姿伶共同參與並承擔重任,首次參加祈福會的陳倩雯護理師表示:「從小由外婆養大,祈禱時想著外婆及媽媽,祈禱他們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雖動作有些不熟,但「誠心」和許多同仁、志工、病人與家屬的心一樣,虔誠一念佛前祈禱,映照一尊尊宇宙大覺者,形成莊嚴畫面。
祈福會隔天就是中元節,臺中慈院延續《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劇的餘韻,邀請九A病房副護理長吳東芸分享參與音樂劇演繹心得。她表示:「感恩能在醫療行業,從慈悲心出發散播愛的種子,要將這份福報迴向父母」。吳東芸的分享間接影響了許多為人子女的同事,六B病房護理師葉姿琳聽了分享後覺得自己很幸福,回家要多孝順父母。慈濟每年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就是要大家以一念善心破除迷信,大眾觀念也開始轉向。自稱醫院鄰居的黃女士因慢性病長期在臺中慈院看診、拿藥,覺得慈院醫師很有醫德,也很關心病人,讓她有備受照顧的感覺,他「感恩 上人教導要敬天、愛地,用鮮花水果及虔誠的心供佛,不要燒金紙製造環境污染」。
十六位靜思鼓隊年輕人表演「揮灑生命的彩筆」。(賴廷翰攝)
九A病房副護理長吳東芸分享參與音樂劇演繹心得。(賴廷翰攝)
◎院長分享約旦義診 提醒慈悲愛地球
簡守信院長透過一張張相片分享前往約旦難民營義診的故事:住鐵皮屋的難民忍受數年酷夏、寒冬,更沒有自由;醫療缺乏辛苦生活,小孩腳受傷用塑膠袋包傷口;還有孩子出生就罹患先天佝僂病,慈濟醫療團隊排除萬難,讓她們順利取得治療藥物,一絲生機因慈濟而延續。地球暖化威力逐漸擴大,簡院長表示:「暖化造成的影響,已逐步讓我們感受威力,南部水患造成影響,大家感同身受,希望藉祈福會把祝福、善念匯集,希望大家能夠從自己本身的善念、付出關懷去影響週邊,進而影響社會,讓社會無災、無難」。
眾人虔誠合掌唱頌「祈禱」,希望願力上達諸佛聽。最後,簡守信院長號召會眾募一份愛,在竹筒聲中圓滿臺中慈院七月吉祥祈福會。
簡守信院長透過一張張相片分享前往約旦難民營義診的故事。(賴廷翰攝)
簡守信院長透過一張張相片分享前往約旦難民營義診的故事。(賴廷翰攝)
◎師父關懷祝福法親 勉勵積極展良能
精舍德耕師父、德濎師父祈福會前分頭關懷住院的法親家人。依人文室規劃名單,德耕師父由七A病房護理長劉慧玲陪同,與豐足師姊一線。德濎師父則由黃湘嵐護理長協助,與林玉雲師姊一線往各病房樓層送代表愛與祝福的平安米。
豐足師姊一路向德耕師父一一說明法親病情,第一站六樓曾小妹,是師兄姊的孩子,十二歲的他六月初突然左側肢體無力到院就醫,病程變化之急速、病情之複雜,讓師兄姊措手不及,一路堅強陪伴在孩子身邊,幸而一連串的醫療過程加上中西醫合治,兩個多月下來,已有明顯進步。出院前夕,神經外科主任黃伯仁、中醫部副主任黃仲諄都到床邊陪伴,巧遇德耕師父前來關懷,一家人感受特別多的祝福。德耕師父鼓勵曾小妹要配合治療,發好願,好好用功讀書幫助更多人,多念佛祝福別人也祝福自己。
看見「專程從花蓮來的師父」法親總是特別感動,從海外返臺治療的師姊表示「回到慈院就有回到家的感覺」;一位很有心的真善美志工師兄,為了把相片拍好,不斷升級更新設備,在病榻上忍不住流淚,德耕師父告訴他,要把淚水化為汗水,把身體交給醫師,把自己的心照顧好,慈濟隊伍不能缺你一個,好起來再幫忙承擔,相信有願有力。
同仁家屬也是關懷的對象,單親照顧兩個女兒長大的魏小姐是白血球缺乏症病人,他告訴德耕師父「因為孩子還在肚子裡就生病,姐妹兩跟著他在醫院那麼多年,常常睡在醫院,如今一個當社工、一個是準護理人員,很欣慰。德耕師父送平安米也把 上人的「人生四寶--安心睡、歡喜笑、快樂吃、健康做」送給大家,祝福所有人把福帶回家,天天更開心。
德耕師父關懷曾小妹。(曾秀英攝)
德耕師父關懷在隔離病房中的同仁家屬。(曾秀英攝)
德濎師父關懷輕安居越籍照護員阮氏玄。(賴廷翰攝)
德耕師父感恩十A護理站同仁付出,一一送上平安吊飾及香積飯。(賴廷翰攝)
德濎師父第一位關懷對象是輕安居越籍照護員阮氏玄,身在異鄉的他,因中耳炎開刀治療,看到師父十分感動。彰化區王師兄肝癌開刀後持續發好願,他說, 上人給的法號是濟修,等身體好了就要繼續修行好好作慈濟。彰化區陳師兄臥床中仍聯繫慈誠隊務,他自嘲不像病人,德濎師父邀請師兄兒子參加祈福會為爸爸祈福,並送上平安吊飾祝福他在外求學能夠平平安安。
結束行程後,德濎師父到十A護理站,一一送上平安吊飾及香積飯,感恩同仁付出。(文/江柏緯、賴廷翰、曾秀英;圖/曾秀英、賴廷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