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部師生用心籌畫 慈懿家族歲末共聚樂融融
一月三十日的慈誠懿德餐會,感恩樓十六樓熱鬧又溫馨,特別的是今年度有十二位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系、九位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及學士後中醫系的學生,在本院進行西醫見習。同學們知道今天有歲末餐會,一個月前即開始準備表演節目。
慈濟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中醫見習生用心準備表演,歲末慈懿家聚青春洋溢。(何姿儀攝)
北屯二師兄師姊準備美味餐點來慰勞醫務部、教學部和研究部的醫師、同仁和醫學生,大家也以精彩的節目來回饋師兄師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盧恩佑同學擔任吉他伴奏,首先由葉繼謙同學獨唱「瀟灑走一回」炒熱氣氛,接著全體同學合唱九二一地震十週年紀念歌曲「讓愛轉動整個宇宙」,以及「讓愛傳出去」。
北屯二師兄師姊準備豐盛餐點,慰勞醫務部、教學部與研究部的醫師同仁。(陳美菊攝)
中國醫藥大學盧恩佑同學(左)與葉繼謙同學(右)一彈一唱,炒熱現場氣氛。(陳美菊攝)
要成就這次的節目並不容易,大家分散在各科見習,練唱時間不易湊齊,因此恩佑擔綱重任,負責帶動整體氣氛。來自虔誠的基督教家庭的他,從高中開始自學吉他,在低潮時期,宗教和音樂讓他得到力量,可以說是「音樂療法」的親身見證者。因此上大學後,他即主動就近去中國附醫安寧病房報到,每週五以音樂來與病人及家屬互動。
去年來到臺中慈院見習後十分融入這裡的生活,得知心蓮病房與兒科病房有音樂活動,他都自告奮勇去參與。「我相信音樂的力量,只要能用音樂來服務大眾,尤其是病人,都願意把握機會去付出。」這次能為師兄師姊演奏,他感到既難得又喜悅。
而為了感恩師兄師姊長年的關懷與陪伴,教學部副主任傅進華也壓軸演奏薩克斯風,接連吹奏雨夜花、黃昏的故鄉及無言花,最後應觀眾要求再來一首安可曲──相思雨。一連串的老歌引起媽媽們的共鳴,全都忍不住一同唱起歌來,現場心花朵朵開。
教學部副主任傅進華深情演奏薩克斯風。(楊詠婷提供)
傅主任的演奏引起媽媽們的共鳴,忍不住一起唱起歌來,氣氛十分溫馨。(何姿儀攝)
教學部精心籌畫此次活動,帶動同學們一起準備小禮物回饋懿德爸媽,由教學部提供手提胚袋,學生發揮巧思在手提袋上進行繪畫,提袋的兩面分別由兩位同學進行創作,每個手繪提袋都深具巧思。有人畫上應景的豬年相關圖案,有人畫出自己的一對寶貝兒女,有人用噴漆作畫,還有人用小篆寫出己亥,各個創意十足、獨一無二。透過連連看小遊戲,讓懿德爸媽隨機抽選手提袋,再由創作者分享創作理念。
教學部巧思設計連連看遊戲,讓爸媽找到自己的禮物,每個終點都充滿驚喜。(陳美菊攝)
慈濟大學黃佩華同學說自己不擅長畫畫,但一得知要做禮物給爸媽,就構想著要呈現出生命力,因此設計了一棵大樹,回家與姊姊的孩子一起蓋指印創作。她說,指印有大人也有小孩,「大人就像師姑師伯,小孩正如我們,這棵樹就如臺中慈濟醫院,讓我們聚在一起,讓人自在乘涼。」這分用心令人動容。
方則淳同學畫出翱翔天際的宮崎駿動畫主角紅豬,原作裡的飛機螺旋槳會擋到紅豬的臉,他還特地作了一番改造,尾翼上也多了一個「吉」字,祝福媽媽能「諸事大吉」。另一面由盧恩佑同學描繪老少咸宜的「多拉A夢」,希望媽媽「夢想成真」。每個空袋子裡,其實早已裝滿了滿滿的愛與祝福。
大學黃佩華同學(右)分享創作理念時說,臺中慈院如同大樹,讓我們乘涼歡聚。(陳美菊攝)
方則淳(左)與盧恩佑(右),祝福媽媽們能諸事大吉、美夢成真。(陳美菊攝)
就讀慈大後中醫系的則淳對於慈懿會並不陌生,他說家族的四個媽媽中,有三位住在中部,每月專程赴花蓮與他們相聚,讓他體會爸媽的不辭辛勞與用心良苦;來到臺中慈院見習後,媽媽還找他們聚餐,關懷生活情況,讓他感念在心。
中國醫藥大學胡雅筑分享,臺中慈院的環境不太一樣,老師們教學用心、態度從容,不會給人強烈的壓迫感,大家不但能在專業上得到充分的學習與成長,也能有自己安排讀書的時間彈性。
張瑜育同學則說,經過這次活動參與,發覺醫師們各個身懷絕技,人才濟濟,令人相當驚訝。每個手創袋子一現身,都引起一陣驚呼!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吳佳哲畫的鴨子質樸而富有童趣,自稱不會畫畫的他,在說明創作購想時來了一段順口溜:「手提一隻鴨,人生一路發,活到一○八,美得像朵花!」逗得媽媽們哈哈大笑!
中國醫藥大學吳佳哲同學(中)以一段順口溜逗得懿德媽媽哈哈大笑。(陳美菊攝)
教學部、醫務部、研究部師生用心籌畫道感恩,懿德媽媽們心花朵朵開。(陳美菊攝)
教學部帶動同學們創作手提袋,各個深具用心,絕無僅有,更拉近了同仁與師兄師姊的心。(陳美菊攝)
教學部帶動同學們創作手提袋,各個深具用心,絕無僅有,更拉近了同仁與師兄師姊的心。(陳美菊攝)
教學部帶動同學們創作手提袋,各個深具用心,絕無僅有,更拉近了同仁與師兄師姊的心。(陳美菊攝)
教學部帶動同學們創作手提袋,各個深具用心,絕無僅有,更拉近了同仁與師兄師姊的心。(陳美菊攝)
(文/陳美菊、何姿儀;圖/陳美菊、何姿儀、楊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