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關懷法親 慈善醫療聯手探望癱瘓少年
例行的法親關懷行程,慈悲滿溢,十四日下午應社區師姊邀請,醫療關懷足跡踏進了一位才十四歲的楊小弟家。慈善銜接醫療的行動,又一次溫暖了新社。
法親關懷列車六月十四日來到新社,師兄姊急切的先請簡院長關懷一位半身癱瘓的楊小弟。
一家五口蝸居在香菇倉庫後方的隔間,經濟情況不太理想,楊家父親平日在市場擺攤,媽媽在家照顧下肢癱瘓的楊小弟與三歲的幼弟,姐姐則已就讀大學。屋主只收取少少的租金讓他們可以棲身。
簡守信院長為楊小弟檢查雙腳狀況及聽診。(馬順德攝)
簡守信院長為楊小弟檢查雙腳狀況及聽診。(馬順德攝)
十四歲的楊小弟,去年底隨補習班前往墾丁遊玩後,身體不適,醫院診斷為「橫慣性脊椎炎」,便開始到各大醫院求醫,但胸部以下仍無知覺,只能坐輪椅或臥床,今年四月已返家休養。慈濟人的訪視,看見楊家的苦況,慈悲行動就此展開。
簡院長詢問並檢視楊小弟的狀況,他認為持續復健對楊小弟會有幫助,他舉臥床十二年的江永旭為例,告訴他: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與臺中慈濟醫院接力協助,江永旭已能自立耕生,鼓勵楊小弟,希望他也能越來越好。
簡院長以江永旭的例子鼓勵楊小弟。(馬順德攝)
簡院長致贈楊太太結緣品。(馬順德攝)
隨後一行人轉往資深志工熊數燕師姊家,幾位法親早聚集等候。熊師姊個性開朗,簡院長問診過程中師姊妙語如珠,逗得大家笑聲不斷。熊師姊的先生陳金榮是公務人員退休,牆上掛了好多感謝狀與匾額,回收報紙也疊得整整齊齊,看得出陳金榮的付出與自律。
陳金榮血壓正常,身體相當健康。還與簡院長分享他學習日語、臺語及國語的故事,並用日語和簡院長問好,讓簡院長頻頻豎起大拇指稱讚。
簡院長問診過程熊數燕師姊妙語如珠逗得大家笑聲不斷。(馬順德攝)
李佳霖護理師為陳金榮先生量血壓,血壓數值顯示身體相當健康。(馬順德攝)
牆上的匾額與獎牌(左圖)疊得整整齊齊的回收報紙(右圖),看得出陳金榮的付出與自律。(馬順德攝)
牆上的匾額與獎牌(左圖)疊得整整齊齊的回收報紙(右圖),看得出陳金榮的付出與自律。(馬順德攝)
黃正女師姊血壓數值偏高,居家醫療護理師建議可以考慮居家醫療,讓醫療團隊照顧健康與用藥。(馬順德攝)
另外一位黃正女師姊血壓數值偏高,熊師姊也自101年後就沒有再返回臺中慈院追蹤,隨行的居家醫療護理師建議,幾位師兄姊可考慮居家醫療,讓醫療團隊能到新社照顧他們的健康與用藥,就不必擔心交通問題而耽誤了治療。(文、圖\馬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