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慈院歲末祝福 逾千人體解行願半世紀
臺中慈院己亥年歲末祝福在醫院同仁期盼中4日登場,參與同仁與家眷逾千人在國際會議廳、大愛講堂迎接 上人,領受福慧紅包並點亮心燈,祈願天下無災難。
臺中慈院國際會議廳與大愛講堂同步舉行歲末祝福,共同點燈祈願。兩個場地一早就喜氣洋洋,忙碌的工作人員帶著歡喜穿梭任務定點,送走豬年迎接鼠年。
◎宗門添丁12人受證 王人澍膺選人品典範
12位培訓受證人員是最早聚集的團隊,換穿慈濟旗袍與西裝,個個神情歡喜,以志業體員工身份經過一年課程與勸募學習,成為慈濟人。心臟及胸腔影像科主任陳詩華表示,想追隨 上人腳步,才加入慈濟大家庭。藥學部中藥科股長胡仁珍獲得的法號「明承」,他表示,要更多承擔慈濟志業。
王人澍副院長秉持 上人推展中醫的心願,在陳建仲主任襄助下,讓臺中慈院具備中醫訓練醫院能力,成立全臺唯一的中西醫臨床整合研究中心,培育中西醫跨科人才與藥物研發,著手兒科教材編輯,還協助設立慈大學士後中醫系培育人才。他表示,將推動中醫師參與社區駐點及長照服務,向社區大眾推廣中醫保健理念,致力實現全方位中醫藍圖。
◎到「宅」走入社區 演繹行願貼師父心
簡守信院長選定2019年臺中慈院年度為「宅」,展現同仁「到宅」的行動與慈悲。透過「臺中慈院大藏經」說明醫護團隊走進民宅的醫療膚慰,更與慈善結合關愛感恩戶、街友,遠赴海外賑災義診。醫療技術能力也在引進先進設備的同時日日臻上,更重要的是,力行醫療人文,籌辦心臟醫療專業畫作展,推出泌尿科衛教書與社工「慈悲善終」的陪伴日誌書。
31位醫師、23位護理、4位醫技同仁共同演繹「行願半世紀」,加上法海區同仁逾四百人深入經藏,臺上、臺下相互呼應,展現公餘時間的練習成果,將內心薰習佛法化為肢體動作,呼吸與律動調和的道氣帶給全場觀眾感動。
家醫科主任李祥煒第一次參與演繹,感受特別。他說,醫師工作本來就是拔苦,下班後練習手語同樣是符合慈濟拔苦精神的事,與醫師初衷不謀而合,所以並不感覺疲累。
臺上演繹同仁前後一個半月的演繹練習,邀請陳文芳師兄指導,他從解說經文、理解手語動作來源,一步步引領大家自然而然融合肢體深入經藏,進而達到身口意合一的境界。陳文芳說,每次看到醫師群下診、手術後還鼓起精神、付出體力來練習,這份毅力與勇氣讓他感動不已。尤其簡院長練習第一次後,就因公務須出國,公務繁忙還帶著影片,利用每個空檔精進,讓他印象非常深刻。
◎許副領頭 耳鼻喉部8人投入演繹
耳鼻喉部包括許權振副院長共有8位醫師參與演繹,是醫療科陣容最龐大的一群。醫療業務繁忙的許副,首次擔綱在舞臺中央位置演繹,起初上臺練習難免面露慌張,在國際會議廳觀眾席關心的許媽媽直說,起用許副的人很大膽,敢用這個沒經驗的人,但他相信,許副雖然初始看起來生澀、不熟悉、不習慣,會發揮一直做下去的「臺灣牛精神」,展現最好成果。果真愈接近登臺演繹,許副的進步突飛猛進,讓人驚豔。耳鼻喉科醫師李致宇表示,最欽佩許副這種說到做到,做到說到的精神。
李致宇還指出,吳弘斌主任會邀大家抽空一起在會議室、辦公室練習,臨床業務之餘不忘慈濟人文,令人感佩。林偉琳跟林忠青兩位慈濟大學醫學系畢業的醫師擔任小老師,不過為了跟上進度,回家還是要看著鏡子練習,邊走路邊唱誦。林忠青醫師將演繹熟稔,歸功「手語師伯」仔細的指導、指正,雖然身體真的很累,但心靈充滿法喜。
◎法海呼應道心相契 同仁許願再精進
法海區的睡眠中心股長黃杏娟已是第10年參加歲末祝福,看著臺中慈院10年來的變化感觸良多。他從精舍師父手中接過福慧紅包,期許自己能學習 上人堅守初發心,繼續向前精進。
臺中市私立慈濟居家長照機構居服督導余亞貞,就讀慈科大護理系期間,每逢歲末祝福都會擔任經藏演繹人員,進入志業體後第一次參加歲末祝福,雖然是擔任法海演繹,卻有不同感動。他期勉自己在2020年能深入社區關懷法親,為法親提供最好的長照服務。
總務室保管組組長詹志昌承擔會場工作人員,他說,歲末祝福是他慧命的活水源頭,自醫院啟業來的每場歲末祝福都沒缺席,參與過程不僅讓一整年紛亂心情沉澱,進而反觀初心重拾勇氣,繼續向前邁進。今年演繹行願半世紀,想到 上人推動慈濟宗門一路走來,對照建院艱辛,他不禁熱淚滿喉,斷續卻堅定的說要跟師父走下去。
◎大愛講堂 眷屬歸來相見歡
歲末祝福就像是每年的約定,許多曾經共同並肩努力的老面孔都一一出現。5樓大愛講堂4百多位同仁家屬,許久不見的王慈慧醫師就在其中,慈濟大學畢業的他,總能在歲末祝福找到心靈的沈靜。啟業任職的公傳室同仁簡伶潔,也是慈濟大學傳播系的畢業生,結婚離職後仍年年都帶家人出席歲末祝福,領受來自 上人的祝福。
還有因為「慈善結合醫療」而翻轉命運的戴春香,從不良於行到現在可以走出家門並照顧失智母親。為了回饋慈濟人的關懷與陪伴,他立願手心向下做回收捐竹筒,每天教媽媽邊唸阿彌陀佛邊投5元進竹筒,年年都帶著飽滿竹筒回家,期待助人之餘也為媽媽祈福,今天特地帶著滿滿竹筒獻給 上人,奉獻一份心。
任何活動都有幕後付出的人員才能成就,國議廳與大愛講堂共有175位同仁投入,分別承擔活動、接待、音控、總務、香積等工作。人文組同仁在胡進忠師兄帶領下,提前安排演繹練習、回收消毒點滴輸液管編織環保粽繩,光是主粽串就編了276條,連同東西班477條粽繩,耗費許多心力。全院同仁也分頭協力分工,努力承接慈悅師姊總綵後的變化球,除了音控同仁重新排定流程銜接點,公傳室同仁依師姊提示,分工採集資料重新剪輯演繹影片,於4日清晨七點接受院長現場檢閱,終於能順利登場。
◎院長帶領發願 法水點滴入心力行
演繹最後,簡守信院長帶領全院同仁,感念 上人「鹿野受盡苦艱辛,普明堅定弘誓願弘誓願時」的付出。簡院長說,10分鐘相較於半世紀只有270萬分之一。我們要追隨 上人的腳步,要有千萬年的決心。 上人最近屢次提醒法脈宗門的重要,要用粽串串起宗門。
簡院長說明,為何要用點滴軟管清理後消毒編織,就是希望同仁能理解病人打點滴的苦,更要理解 上人因為體力關係每天打著點滴為了鼓勵弟子的慧命。所以,一定要把 上人的叮嚀,佛心師志,永矢不忘的落實在法入心、法入行在醫療上,分分秒秒時時刻刻注入生命點滴,慧命點滴。他帶領同仁發願:會把慈濟基因注入每位同仁心中,讓大家一起走入經藏。在靜思法脈法髓中,把這份精神注入大愛醫療的活水源頭。(文/謝明錦、曾秀英、馬順德;圖/周士龍、施龍文、曾秀英、賴廷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