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北屯區法親、安美個案 守護健康做後盾
臺中慈院關懷法親九月行程在北屯區,簡守信院長四日探望甫中風的資深法親林碧芑師姊與羅文龍師兄臥床的媽媽,見證慈濟家庭行善、行孝精神,令人既敬佩又感動。簡院長說,「有需要就告訴我們,如果不方便到醫院,我們也可以到家裡來。」期待慈院成為守護慈濟人健康的堅強後盾。
「慈濟人,就是家人。」簡守信院長工作忙碌之餘,總不忘抽空檔探視資深法親家人傳遞關懷,此行首站拜訪87歲的林碧芑師姊。委員號209號的林碧芑師姊,早期任職省立花蓮醫院,與鄧淑卿師姊共同號召多位醫師加入「慈濟功德會附設貧民施醫義診所」,直到花蓮慈濟醫院啟業才功成身退,可說是慈濟醫療志業的推手之一。
林碧芑師姊長年住花蓮,近年隨兒子遷居臺中,與北屯區法親經常互動。八月份師姊小中風,人文組特地安排簡院長到府瞭解。師姊的兒子說,媽媽在一個週五舉止異於平日,那天都不太理會人,週一就醫檢查發現左邊腦血管堵住,幸運的是沒有倒下來,造成更嚴重傷害,但傷及語言系統,無法完整表達;醫師診斷腦部有一小段的血管空白,所以有失憶現象。
大致瞭解師姊病史、就醫與用藥情形後,慈濟法親們話起家常,但師姊似乎還在恢復期,表情顯得茫然;師姊的兒子說,媽媽記得孫子的名字,但卻想不起眼前的他是誰。簡院長說,「師姊目前用藥並沒有太特別,臺中慈院比其他醫療機構更近,而且大家又熟,能為師姊的健康盡一份心力。」
照顧媽媽的另一例是羅文龍師兄,他說,起初發現媽媽不對勁的是熟識的公車司機,要他注意「阿嬤搭公車變得比前遲緩很多。」就醫檢查才發現媽媽已有失智症狀,病情從失智一直到失能臥床,羅文龍師兄決定退休,親力親為照顧母親已八年。
除了「天天量血壓、營養品吃的很齊全」,母子二人房間緊鄰而居,羅師兄半夜都保持警醒,稍有動靜立刻前往察看。「你真的很辛苦、很用心,照顧到這樣很不容易!」簡院長的家庭也是四代同堂,上有老父、下有稚孫,看到羅師兄為盡孝心如此付出,感動得眼中泛起微微的淚光,直說「佩服、佩服!有什麼需要就告訴我們,如果去醫院不方便,我們可以過來。」
大愛的腳步此次也走進「安美專案」林先生家中,簡院長才進林家客廳馬上蹲在林先生的輪椅前方,用手測試他腳的力量,「不要被我拉下來,可以走嗎?洗腎多久啦?之前有檢查過嗎?」連續的問題由林太太代為說明,先生本身有糖尿病,已洗腎多年,曾裝心臟支架,左腳不明原因無力,幾年前曾經看骨科,也照過核磁共振,但查不出什麼原因,目前只能靠輪椅代步。
簡院長檢視林先生用藥,從他的病史與病情推測,肌肉沒力可能跟神經壓迫有關,建議再做一次檢查,確認神經有沒有被壓到,釐清病因。慈濟社區志工接手後續協助,期待能發揮「安穩家園、美善社區」力量。(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