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往診兼法親關懷 送愛進三義山區
臺中慈院往診與法親關懷團隊,十月一開始就集合大家拾取零碎的時間,匯聚成溫暖的隊伍,一起進入苗栗三義,用實際行動閱讀關懷對象的人生,把「愛與關懷」帶進山區。
十月秋日,中午秋老虎依然威武,中午剛過,簡守信院長才結束上午門診,就立即啟程到三義往診。三義屬於山區地形,道路蜿蜒找尋地址不易。因此,團隊與苗栗三和氣區慈濟志工,相約在慈濟園區工地等候,順道看看逐漸成型的建築外觀。
車子沿蜿蜒山路前行,慈濟師姊領路於路邊停車,路對向一棟緊靠崖邊的房子是個案家。不見社區志工敲門,大夥兒是跨越馬路,順邊坡的水泥斜坡向下走,近15度的急斜坡,走起來實在吃力,年過半百的師姊們發揮合心精神,一個牽一個,手把手互相扶往返邊坡,呈現慈濟人的美。
施工中的慈濟園區,建築物外觀大致已經成形。(江柏緯攝)
苗栗三和氣區的鄭連春妹師姊(左),腳受傷拄著拐杖一起往診,同組隊的師姊牽著她慢行。(江柏緯攝)
寬廣邊坡可遠眺一號國道車流,87歲羅奶奶夫妻住在這裡,他們務農維生,一起照顧罹患唐氏症的女兒和多重障礙的孫子。幾年前羅爺爺因攝護腺癌臥病,三人照顧重擔,全落在羅奶奶肩上。炎熱天氣,房裡只靠一支電扇,孫子仰躺用廣告紙搧涼、看電視,女兒則一直望著窗外發呆。簡院長仔細診視兩人後,發現他們被奶奶照顧得不錯,女兒因肢體限制,手磨到破皮、變粗,皮膚是簡守信院長的專科,他說只要擦拭藥膏,傷口就會恢復好一點。認命的羅奶奶有客家人的任勞任怨,團隊來訪讓她感恩不已。簡院長關懷時,奶奶不時流淚,院長輕問:「都你自己照顧他們?」羅奶奶拭淚應聲:「一切都是命啦……」現場的人聽得心都碎了。
簡守信院長看著姑姪兩人對躺於床上,年邁的羅奶奶把他們照顧得很不錯。(江柏緯攝)
簡守信院長(中)關懷認命的羅奶奶(右),一人肩負照顧三位病人的重擔,讓志工與醫療團隊都好不捨。(江柏緯攝)
居住山區,兩老出入其實不便,十多年前羅爺爺曾跌倒骨折,休養期間體力日漸衰退,近年又罹患攝護腺癌,雖可靠助行器行走,但無法走太遠,每次回診看病都得舟車勞頓,平時用藥則是到鎮上藥局領取。羅爺爺的癌症在他院治療控制,但高血壓、腳水腫與腎功能是因果關係病徵,簡院長擔心羅爺爺腎功能,甚至甲狀腺可能都會有問題,建議回到臺中慈濟醫院抽血檢查,但要如何讓爺爺可以順利抽血檢查,讓院長與長期關懷的羅貴美師姊苦惱思索。羅奶奶自己也有些病痛,長時間獨自照顧三人腰椎已經不堪負荷,腰間綁著護腰減輕壓力,團隊離開後,他還要自己去鎮上看診。羅奶奶非常感恩醫療團隊與慈濟志工關懷,她仍希望與家人討論,再安排後續檢查事宜。
簡守信院長(右)關懷羅爺爺(左)的身體狀況。(江柏緯攝)
羅貴美師姊(左一)與簡院長(左二)和羅奶奶(右二)討論如何讓羅爺爺(右一)方便作檢查。(江柏緯攝)
有時「往診」的心靈關懷會比藥物更有效。團隊離開邊坡小屋,簡守信院長與慈濟志工們走上急斜坡,拄著拐杖訪視的鄭連春妹師姊和志工互相扶持蹣跚地站上斜坡。頓時,藍白相間的制服,彷彿呼應愛與關懷的心靈,耀眼地點綴在蔥綠山間。
車繼續從山線道路彎進產業道路來到僻靜民宿,這是練秀珍師姊的家,早年他與師兄忙於經營民宿,直到罹癌身體出狀況,才體會健康的重要,結束民宿生意好好靜養。一盞好茶、一碟茶食,七、八位慈濟法親與簡守信院長飲茶、關懷、談健康給法親健康建議。茶過三巡,借民宿美景留下合照,為往診劃下句點。
簡守信院長關懷法親和苗栗三和氣區的師兄、師姐一起談健康
簡守信院長關懷法親和苗栗三和氣區的師兄、師姐一起談健康
十月初始就啟動往診與法親關懷,一群人拾取各自零碎的時間,既是訪視也是閱讀不同的人生風景,映成「拾閱」的溫馨。
「十月」往診、關懷,「拾閱」不同的人生風景
(文、圖/江柏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