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暖陽照法親 關懷病苦至彰化
因為春節假期,讓「法親關懷」暫歇了一個月,虎年開春後,三月四日再次啟動!臺中慈院院長簡守信隨著團隊,將關懷足跡帶進彰化和美鎮,探訪兩位因病所苦,卻仍心繫慈濟的老菩薩。簡院長用「行動」療病,更用「聆聽」癒心靈。回程途中,簡院長接到老菩薩來電感恩表示:「感謝簡院長關心,看到院長就長高了」,這趟法親關懷不僅溫暖了他們的心田,更撒下了健康的種子。
簡院長與培豐師兄(左二)以及隨行陪伴的師兄、師姊合照。(江柏緯攝)
沿著74號快速道路,法親關懷團隊來到彰化和美鎮,這裡的師兄、師姊如同地名一般「人『和』心『美』」,為在地的慈濟志業打拼。簡守信院長首站探視黃培豐師兄,剛進家門,映入眼前是收束整齊的回收袋,黃培豐師兄「隆重」穿著慈誠西裝迎接,高齡82歲的他滿臉笑容,看不出他已經歷過多次的髖骨與心臟手術。因為和氣組隊掛心培豐師兄的健康,因而拉起這趟法親關懷的序幕。
簡院長一句「腳麻的狀況還好嗎」,打開了黃培豐師兄的話匣子。他表示:從年輕時就做回收、開車協助載運資源,為了能繼續作回收,一定要把身體顧好。簡院長一邊輕撫培豐師兄手腕測量心跳,一邊聆聽他述說最近的身體狀況。其實,前年接受完心臟繞道手術後,醫師特別叮囑培豐師兄不要再開車避免危險。可是心繫慈濟的他,怎可能放下志業養病去,術後沒多久培豐師兄央求當區師兄、師姊,讓他在有人陪伴下坐著四輪電動車到環保站作回收。黃師兄的堅持,讓人深感佩服,為了能繼續做慈濟,他按時跟隨女兒北上回診、抽血、作檢查,維持天天一萬步,周周做回收的規律生活,造就出亮眼的報告。簡院長稱讚培豐師兄健康指數是「超過標準的標準」。但簡院長還是根據培豐師兄身體狀況,建議再檢查一下攝護腺、照超音波,改善排尿問題,應該可以避免影響睡眠品質。
法親關懷團隊與簡院長聆聽培豐師兄述說最近的身體狀況。(江柏緯攝)
離去前,簡院長不忘讚嘆培豐師兄對環保的堅持與亮眼的健康成績。(江柏緯攝)
說起彰化地區的慈濟人,簡院長特別感恩他們的相挺與陪伴,更是臺中慈院的好夥伴,隨行陪伴的林慶鑫師兄笑著說:「這不是幫誰的忙,這是我們份內的事。」謙虛的話,道出了義不容辭的法親情誼。離開黃培豐師兄家,簡院長祝福他「繼續健康做慈濟」。林師兄與幾位師姊開著車,引領團隊前往洪鄭閔穗師姊住家。
走入家門,只聞其聲卻不見洪鄭閔穗師姊,原來,屋裡的閔穗師姊扶著牆,蹣跚的走出廳堂,簡院長見狀趕緊向前攙扶。74歲的閔穗師姊原本身高160公分,曾因婦科問題在臺中慈院開刀,其後又因骨質疏鬆症苦於痠、痛、麻,她表示:「身高因此萎縮了6公分」。她就近在當地醫院治療,醫師開針劑處方,讓閔穗師姊自己在家施打,可是一年多來仍不見狀況好轉而停藥,但是「痠、痛、麻」依然如影隨形困擾著她。閔穗師姊雖然與家人同住,可是平日兒子需要上班無法接送,而她到醫院看診卻又極為不便,幸好,和美鎮的師姊溫馨接送,讓她可以每周就近到診所打針、拿藥,但幾年下來狀況依舊,而且已經無法蹲下,更需要柺杖助行,甚至衣服稍微厚重些,就足以讓她感到不適,可見問題嚴重。
縱然病痛纏身行動不便,閔穗師姊依然忍痛參與慈濟,請其他師姊載她去收功德款,可是身體不堪搬重物,加上無法自在做慈濟,內心著實苦悶。閔穗師姊越講越辛酸,簡守信院長將師姊的「苦」,轉化為醫療動力,化為貼心話:「我們再安排一下時間,檢查骨質密度,也要追蹤神經方面的狀況,看看是否壓迫到了,比較放心」。大醫王溫暖、安定的話語,終於讓閔穗師姊的臉上暫時抹上一絲喜悅,簡守信院長隨即讓人文室同仁,安排後續回診的時程。
簡院長檢查閔穗師姊身體痠痛的位置。(陳彥儒攝)
簡院長溫暖、安定的話語,閔穗師姊閔穗師姊(左二)笑開懷!(江柏緯攝)
回程,車子再度開上74號快速道路,法親關懷的「行動」穩固了老菩薩們的健康,「聆聽」安定了他們的心靈。忽然,手機鈴響劃破車上安靜,人文室同仁接到閔穗師姊來電感恩「大家的陪伴讓她非常開心」,她開玩笑地說:「看到院長就長高了」。這段無法測量的高度,是希望萌發的幅度,加上「人『和』心『美』」的關懷,溫暖了因病所苦的法親內心。
(文、圖/陳彥儒、江柏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