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慈院午休品書會 從閱讀翻轉幸福

在臺中慈院工作有多幸福?從中午的品書會就可見一斑。人文組為了讓院內同仁在工作忙碌之餘也能吸取慈濟法髓,利用午休時間舉辦「愛上閱讀,翻轉幸福」品書會。已舉辦兩個場次,分別由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林英超、神經內科醫師傅進華分享,將書本精華濃縮在一個小時內,讓同仁收獲滿滿。

臺中慈院院長室人文組善用院內擁有書香、法香及人文飄香的靜思書軒,舉辦「愛上閱讀,翻轉幸福」品書會,邀請院內醫師自選書籍與同仁分享。配合醫院防疫規範,每場次人數限額三十名,一開放報名就秒殺,在在展現同仁精進求法的精神。人文組組長胡進忠表示,簡守信院長期許臺中慈院成為一間能「說法、傳法」的醫院,希望藉由品書會凝聚善知識,讓同仁將 上人法髓應用在工作中,面對困難都能以智慧化解。

疫情趨緩下,6月28日舉辦今年首場品書會。林英超帶來《善護—信願行的實踐》一書,是史藏系列叢書第貳冊,記錄慈濟慈善志業起步時難行能行的故事。林醫師分享,許老居士基於關心和不捨,對於當年要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的艱難,不斷請求 上人慎重考慮。然而 上人的信念就是「既然要做,就不要想困難」,反而催促許老居士義無反顧向前,才有今日的慈濟。

20220720_12345_001_bf919.jpg

林英超帶來《善護—信願行的實踐》一書,記錄慈濟慈善志業起步時難行能行的故事。(人文組提供)

20220720_12345_002_5fdb9.jpg

林英超(右)分享 上人的信念就是「既然要做,就不要想困難」。(人文組提供)

「不識字沒關係,懂『理』就好!」林英超再加碼分享故事,一名資深的師姊不識字,但為了慈善勸募,用盡方法記錄募款摘要。例如這家有種瓠瓜,就畫個瓠瓜;賣饅頭的就畫饅頭。勇於承擔,跨出募款第一步。

最後,林醫師說明如何落實佛法生活化,運用在醫療工作。醫事室同仁陳瓊如表示,透過品書會導讀,再次喚醒初發心,「守志奉道,莫忘初衷,且要有堅毅精神,入人群行菩薩道,困難的事,把握因緣做就對了!」瓊如說,每一個信願行的實踐故事,都是激勵自己勇往直前的動力。

20220720_12345_003_4fc28.jpg

早年慈善的信願行實踐故事讓同仁收獲良多。(人文組提供)

20220720_12345_004_271bf.jpg

林英超(左)的分享讓醫事室陳瓊如(右)喚醒初發心。(人文組提供)

人文組打鐵趁熱,讓同仁延續求法若渴的心,第二場品書會在兩周後7月13日登場。六月底才剛精彩完結的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引起熱烈討論,描述曹汶龍醫師與失智症團隊守護病人及輔導家屬的故事,傅進華是劇中主角之一。當天的品書會不少同仁慕名而來,更有一些首場品書會就出現的熟面孔。

傅進華與曹汶龍致力於推動失智症照護,介紹曹醫師的著作《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他表示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許多家庭面臨老人失智的問題,照護者往往身心俱疲。此書完整收錄從認識失智症、照顧患者到家屬支持,進而尋求社會資源,讓照顧的路上不孤單。傅醫師表示,面對失智症病人,傾聽與溝通很重要。就如曹爸面對自己的失智母親,並非將醫學專業加諸在病人身上,而是以「同理」的角度,真實面對母親的需求,再結合醫療去照護,讓彼此身心都愉悅。

20220720_12345_005_76e35.jpg

傅進華介紹曹汶龍的著作《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卓冠伶攝)

20220720_12345_006_65bd3.jpg

傅進華表示,面對失智症病人,傾聽與溝通很重要。(卓冠伶攝)

提升醫學常識後,傅醫師也帶來心靈資糧。第二本書《流浪者之歌》講述主人公悉達多在古老的印度,為了追求真我與自我加入苦行僧修行,卻因愛上名妓放縱於色慾與金錢物慾陷入迷茫,後來遇到充滿智慧的恆河船夫,學會了聆聽與放下執念。「知識可以傳承,但智慧只能自行體悟。」傅進華認為,此書有許多道理與 上人的理念不謀而合,福慧雙修的不二法門就是走入人群「利他」,而非只有內修。

一個小時的品書會,傅進華除了帶來醫學知識與心靈成長,更展現音樂才華,穿插表演吹奏薩克斯風。坐在第一排聽得如癡如醉的資訊室劉郁宗同是薩克斯風愛好者,他好奇提問傅醫師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還能精進樂器學習?傅進華表示,音樂是他工作之餘紓壓的方式,因緣之下還能在醫院以音樂志工的身分「利他」,獲得許多正向的回饋,讓他更有動力精益求精。

20220720_12345_007_a34d0.jpg

傅進華分享探索生命意義的書籍《流浪者之歌》。(卓冠伶攝)

20220720_12345_008_44853.jpg

資訊室劉郁宗(拿麥克風者)提問,與傅進華(右)交流。(卓冠伶攝)

一連參加兩場品書會的工務室同仁彭舒彥原本抱著修學分的心態來參與,體驗後認為只要利用午休時間就能汲取書本中的精華,受益良多。第二場更主動邀約其他單位同仁來聆聽,期望品書會能持續辦下去。

20220720_12345_009_8ca4c.jpg

工務室彭舒彥受益良多,主動邀約其他單位的同仁來聆聽。(卓冠伶攝)

20220720_12345_010_7ad08.jpg

同仁填寫課後回饋單,給予建言與肯定。(人文組提供)

人文組用心設計課後回饋單廣納建言,做為日後延續推廣的方向。胡進忠組長期盼這份善的循環能綿延不斷,讓臺中慈院成為幸福的工作環境。

(文/卓冠伶;圖/卓冠伶、人文組提供)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