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慈院七月吉祥 普度眾生茹素護生
臺中慈院八月十九日晚間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靜思精舍德淵師父、德耘師父帶領百位醫護人員與行政同仁,共同凝聚善念,為天下眾生祈福。在院內服務十五年的工務室同仁彭舒彥曾經體重近百公斤,這次現身分享茹素後的身體轉變,輕盈體態比對過去模樣判若兩人,讓眾人眼睛為之一亮。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歇息,去年祈福會因疫情停辦,今年配合防疫措施在大愛講堂限額舉行,雖不及以往盛大仍不失莊嚴氣氛。品管中心主任林昌宏承擔司儀,在資深志工靜淇師姊的陪伴指導下,精準掌握流程與時間,讓祈福會順利流暢。《靜寂清澄》樂曲中,靜思精舍德淵師父、德耘師父率領簡守信院長及醫護人員獻供燈、花、果,禮敬諸佛,引領眾人走入靈山法會。
農曆七月,在華人民間俗稱鬼月,會以三牲五禮舉辦普度、祭拜祖先。上人開示影片闡述,就佛教而言,「普度」是在普度眾生,其真實義是為了「救倒懸」。許多人會到市場買雞、鴨、豬等牲畜,都是將牠們的腳綁住倒懸提著;而佛陀的慈悲心是為了普度眾生,解救倒懸的生命。因此上人殷殷叮嚀:「普度眾生就要齋戒茹素」。
德淵師父(右)、德耘師父(左)率領簡守信院長及醫護人員獻供。(卓冠伶攝)
醫護人員虔誠獻供燈、花、果。(卓冠伶攝)
茹素不僅能護生救地球,還能改變健康與體態。工務室同仁彭舒彥分享自我觀念的改變,換來健康無限的心路歷程。過去無肉不歡的他,體重不僅快破百,健康檢查報告中,三高也從不缺席。「勸人茹素如同種下一顆善的種子,總有一天會花開結果。」舒彥在臺中慈院服務十五年,聽了十幾年的勸素理念仍無動於衷,直到半年前改變觀念,下定決心茹素,更參與院內的「全植物飲食改善體驗活動」,短短六個月就成功「鏟肉」十五公斤,三高也隨之消滅。輕盈體態比對螢幕上過往的照片,讓現場驚呼聲連連。
工務室彭舒彥分享自我觀念改變,換來健康無限的心路歷程。(卓冠伶攝)
彭舒彥茹素後「鏟肉」十五公斤,體態判若兩人。(彭舒彥提供)
不僅要吃素,還要吃對食物。藥學部中藥科組長胡仁珍引用《法華經》中的〈藥草喻品〉,分享從藥草中發現素食的力量。〈藥草喻品〉中以雨水比喻佛陀的教法,以草木比喻眾生的機類;隨著眾生根機的大小不同,會得到深淺不同的法益。就如同中醫裡「肝、心、脾、肺、腎」對應的「青、赤、黃、白、黑」五色蔬果。攝取經由雨水、土壤滋潤過的蔬菜、水果,讓純淨的身體不受複雜食物的干擾,病痛與無明煩惱自然減少。胡仁珍組長將自己參加「全植物飲食改善體驗活動」吃過的餐盒菜色記錄下來,拼湊成一張五顏六色的照片,表示只要吃對食物,身體就會很健康,廣邀同仁踴躍參與。
胡仁珍組長引用〈藥草喻品〉,分享從藥草中發現素食的力量。(卓冠伶攝)
胡仁珍將自己參加「全植物飲食改善體驗活動」吃過的餐盒菜色記錄下來。(胡仁珍提供)
簡守信院長行醫之餘熱愛音樂與繪畫,他以貝多芬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來描述強勢兇悍的樂團演奏聲,和溫柔鋼琴聲形成強烈對比,猶如人心善惡拔河的景象。簡院長進一步解釋,一切法皆由「心」現,天堂或地獄都是由自己的心所變現出來。他提醒同仁:「心存善念盡是善,惡念存心惡無邊」,葷食、素食皆在一念心之間。最後,簡院長以能量守恆公式「E=mc²」說明慈濟的mc²是Mission與Compassion,期許同仁發揮更多同理心愛護生命,將茹素化為一份使命!
簡守信院長期許同仁發揮更多同理心愛護生命,將茹素化為一份使命。(卓冠伶攝)
社區健康中心實習生魏欣渝(左一)表示員工餐廳的美味菜色讓他對素食改觀。(卓冠伶攝)
社區健康中心實習生魏欣渝把握因緣參與祈福會。他表示以前對素食的觀念是「吃素真的健康嗎?」,甚至一度排斥來臺中慈院實習,只因午餐是素食。親自接觸員工餐廳後發現菜色豐富、選擇多樣,也鮮少有素料、油炸等食物,讓他徹底對素食改觀。「現在我每天都很期待到員工餐廳吃飯。」欣渝表示,熱愛健身的他相當注重飲食及營養均衡,茹素一個月後,不僅身體變得輕鬆、注意力也較集中。他跟健身的朋友分享吃素的好處,也邀請周遭的人一起茹素。他說:「結束實習後,我還是會繼續維持吃素的習慣。」
精舍師父領眾祈禱,祝福天下無災難。(卓冠伶攝)
護理部主任張梅芳(前)率領護理同仁禮敬諸佛,祝福吉祥。(卓冠伶攝)
「只要緣深,就不怕緣來得遲。」德淵師父期勉,什麼時候開始茹素都不遲,只要走在對的道路上,就是行善造福。祈福會尾聲,德淵師父、德耘師父領眾虔誠祈禱,祝福天下無災難;同仁依序到佛前禮敬諸佛、祝福吉祥。會後由簡守信院長、蔡顯揚副院長一一發送結緣品,感恩同仁共聚善念莊嚴道場,並祝福七月吉祥、歡喜平安。
(文、圖/卓冠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