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文史處學行營參訪 臺中慈院真「情」迎家人
慈濟基金會文史處舉辦為期三日的「學行營」,參訪中區各志業體。九月廿三日下午,十九位同仁來到臺中慈濟醫院,一個半小時的緊湊行程,有簡守信院長的電影藝術人文饗宴、劉豐足師姊的院區導覽、還有讓大家玩到留連忘返的「老伴兒」據點體驗。公傳室、院長室人文組全程陪伴,以誠以情歡喜接待職志家人。
圖:文史處同仁在佛陀問病圖前合影留念。(陳彥儒攝)
下午一點半,文史處同仁在賴睿伶主任的帶領下魚貫進入臺中慈院,已在大廳等候迎接的公傳室主任謝明錦與賴主任是舊識,兩人久別重逢、相談甚歡。一行人禮佛問訊後,在「佛陀問病圖」前合影留念,隨即前往501會議室聆聽簡守信院長的分享。
簡院長平時熱愛欣賞電影,三十分鐘的分享會中,以多部經典電影語錄,帶入慈濟人如何看慈濟事的觀點。簡院長說:「在慈濟團體裡,最難能可貴的是那份『情』!」文史處的工作是為慈濟留歷史、為時代作見證。簡院長認為,再優美的文字、再漂亮的數據都無法感動人心,唯有賦予情感的故事,才能觸動心弦。院長也鼓勵在座同仁,身為文史工作者,除了記錄歷史,更要參與活動其中,透過自身的體驗,才能將感受到的那份「情」,以文字、照片、影像等各種方式呈現出來,進而影響他人。
簡守信院長以多部經典電影語錄,帶入慈濟人如何看慈濟事的觀點。(陳彥儒攝)
簡院長以自己的著作《人間‧診間》與文史處同仁結緣。(陳彥儒攝)
文史處主任賴睿伶對於簡院長的分享非常有感。他認為慈濟的歷史就發生在生活中,藉由這次的參訪,可以讓同仁與醫療志業更貼近,而非只有透過電腦、電視認識慈濟。賴主任表示,簡院長以電影來分享慈濟,正是從生活法門中來體悟,用更多不同的角度看待慈濟,這些都是創新與活化道場最好的示範。
劉豐足師姊(左一)介紹大廳地面六片菩提葉的意涵(左圖)並導覽一樓空中花園藥草園植物(右圖)。(卓冠伶攝)
劉豐足師姊(左一)介紹大廳地面六片菩提葉的意涵(左圖)並導覽一樓空中花園藥草園植物(右圖)。(卓冠伶攝)
礙於時間緊迫,為了不耽誤文史處下一個參訪行程,人文組志工劉豐足師姊快速導覽大廳佛陀問病圖、地面六片菩提葉的意涵及介紹藥草園,隨即帶隊沿著生態池走向第二院區。生態池的潺潺水聲,圍繞在池邊的鳥語花香,吸引同仁駐足拍照。豐足師姊解說,生態造景著重在「培育」,強調呈現原生、在地,讓人與景觀有高度連結,而「水」是孕育生態與人文的關鍵。
同仁朱芷萱說:「我深刻感受臺中慈院是很有特色的醫院,並非只是個冰冷的醫療場所。」他表示,臺中慈院的環境給人感覺相當溫馨,尤其是座落在入口處的生態池,除了能讓來看病的人舒緩不安的心,也能讓住院的病人轉換心情與想法,這是他在其他醫院不曾見過的設計。
參訪同仁隨著劉豐足師姊腳步,欣賞第一院區前方生態池。(陳彥儒攝)
文史處同仁朱芷萱(右)覺得臺中慈院不僅很有特色,也讓人感覺相當溫馨。(陳彥儒攝)
參訪行程精心安排,兼具藝術、人文與互動體驗。文史處同仁跟著劉豐足師姊的腳步來到第二院區,臺中慈濟護理之家副主任李玉茹與林品儀個管師早已在大廳等候歡迎。同仁一眼望見「老伴兒」柑仔店據點,躍躍欲試古早童玩。「大家知道什麼是長照據點ABC嗎?」林品儀個管師介紹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讓同仁對長照領域有更深入的瞭解。
臺中慈濟護理之家副主任李玉茹介紹護理之家概況。(卓冠伶攝)
林品儀個管師(左)詳細解說長照據點ABC。(陳彥儒攝)
打彈珠、釣酒瓶,同仁的歡笑聲充斥整間柑仔店。同仁俸開璿親自體驗製作古早味雞蛋糕,他表示,這些懷舊童玩令人感到療癒,能想像住在這裡的長輩有多幸福。俸開璿聽聞臺中慈院的7-11便利商店,是全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醫院的「全素食」小七,表示遺憾這次沒有機會參觀,日後一定會再安排時間來訪。
賴睿伶處主任(中)與同仁沉浸在懷舊童玩遊戲中。(卓冠伶攝)
同仁俸開璿(右)體驗製作古早味雞蛋糕,玩得不亦樂乎。(卓冠伶攝)
臺中慈濟醫院是個有故事的醫院:環境富有人文故事,院內每個角落也無時不在上演醫護病間的感人故事。雖然只有短短九十分鐘的參訪,文史處同仁已深刻體會到這份「情」,不僅來自建築,更來自公傳室、院長室人文組及臺中慈濟護理之家的熱情款待。
文史處同仁在老伴兒柑仔店前歡喜合影。(陳彥儒攝)
雖然只有九十分鐘的參訪,文史處同仁已深刻體會到這份「情」。(陳彥儒攝)
(文/卓冠伶;圖/卓冠伶、陳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