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仁愛之家第三年健康篩檢 84人「佛祖牌」團隊圓滿任務
健康需要持續守護,臺中慈院團隊與仁愛之家健康篩檢活動來到第三年,七月十四日恆持付出的團隊,清早出動,讓長輩們在歡樂中接受篩檢,也帶動他們樂於與人互動的心,重新滋養生命與慧命。
臺中慈院團隊第三年來到仁愛之家舉辦健康篩檢活動守護長輩健康。(許齡尹攝)
臺中慈濟醫院、臺中市立仁愛之家,年度健康篩檢活動安排在七月十四日舉行。這天風和日麗,清早同仁陸續抵達,社區健康中心工作團隊外,檢驗科主任簡如慧是第一位到達的同仁。社區中心同仁依過去經驗默契,與仁愛之家新業務承辦人王思驊討論,篩檢前一天完成掛號、現場動線、桌椅及各項檢查設備布置。所有同仁與志工因應長輩早起的習慣,清晨六點多就開始集結於仁愛之家,為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付出行動。
◎醫師群法入心 聯手付出
腸胃內科醫師張歐高奇、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北江,平日內外科密切合作,照顧大眾的腸道健康。或許是平常培養的默契,二位不約而同到達仁愛之家,一抵達活動也正式開始。這次聯手兩人不靠儀器也不動刀,而是做最基礎的理學檢查。協助在中正堂做理學檢查的醫師還有大老級的心臟外科主任余榮敏,耳鼻喉科醫師謝承佑則負責口腔篩檢。兩位醫師前一天是在院內值班,值完班立即投入仁愛之家,完全是 上人「分秒不空過 步步踏實做」的最佳代言人,時間、空間及人與人之間的掌握令人讚嘆。
腸胃內科醫師張歐高奇(左圖)與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北江(右圖)聯手做基礎理學檢查。(圖:賴怡伶攝)
腸胃內科醫師張歐高奇(左圖)與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北江(右圖)聯手做基礎理學檢查。(圖:賴怡伶攝)
心臟外科主任余榮敏也在中正堂內支援基礎理學檢查。(許齡尹攝)
耳鼻喉科醫師謝承佑則負責口腔篩檢。(賴怡伶攝)
有些仁愛之家長輩因身體因素無法在公共空間接受服務,胸腔內科醫師陳立修及代表人醫會耳鼻喉科醫師李致宇,落實「苦難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走進去」精神,分別到管制病房區一一為長輩檢查及關懷。李致宇醫師表示,原本是到人文室繳功德款,師姊開口詢問可不可以參加義診?沒多想就答應了。後來才想到爸媽難得從馬來西亞來探望,自己卻多加了這行程,還猶豫著會不會是「錯誤選擇」。李致宇分享:實際參與,有長輩拉著手,說他過去當記者如何風光;也有長輩排斥檢查一手推開。他說,無論長輩反應如何,反思自己還是最有福報的人,因為有造福的機會,不後悔來參加活動。」
胸腔內科醫師陳立修及代表人醫會耳鼻喉科醫師李致宇(右圖)到管制病房區為長輩檢查及關懷。(許齡尹攝)
胸腔內科醫師陳立修及代表人醫會耳鼻喉科醫師李致宇(右圖)到管制病房區為長輩檢查及關懷。(許齡尹攝)
陳立修醫師周五結束工作後與正在宜蘭旅遊的家人會合,原本預定週日繼續前往花蓮旅遊的家人們,知道他要為仁愛之家的長輩健檢,主動放棄後續行程,陪著陳醫師折返臺中成就美事。他在活動中到病榻旁檢查長輩身體,也傾聽他們的心聲。兩位醫師都是「擴小愛為大愛的人醫典範」。
◎恁是主任,阮也是「主人」
慈濟醫院團隊由社區健康中心主任陳慶元領軍,仁愛之家伙伴則由廖文邦主任督陣。二位主管一一感謝工作同仁與志工,也到病房區逐一向長輩致意。長輩看到他們心生歡喜,開懷的用閩南語說:恁是主任,阮也是「主人」哦~親切開懷的彼此祝福,笑聲在空氣中蔓延。
社區健康中心主任陳慶元與仁愛之家主任廖文邦到病房區逐一向長輩致意。(許齡尹攝)
社區健康中心主任陳慶元與仁愛之家主任廖文邦到病房區逐一向長輩致意。(許齡尹攝)
活動到九點多,除了X光車一臺設備需要循序安排外,其他各項各站篩檢已近尾聲,最後一位長輩在千呼萬喚中終於出現。他在第一年時無論工作人員如何遊說都不願出來檢查,第二年是由陳慶元主任及仁愛之家前主任親自邀請與陪伴後完成檢查。今年夥伴們聽到唱名,知道老人家終於肯出來受檢,笑說要列隊歡迎了。他一報到就向工作人員表明:「我要佛祖牌」,原來是爺爺害怕抽血,希望有佛祖加持讓他免除恐懼。最後美麗溫柔的護理同仁協助抽血,過程每一站同仁都輕聲呵護。其實參與的同仁志工都是「佛祖牌名聲」的守護者,讓爺爺滿懷歡喜的完成所有檢查。
溫柔的護理同仁協助抽血,還有佛祖加持讓長輩免於恐懼。(許齡尹攝)
溫柔的護理同仁協助抽血,還有佛祖加持讓長輩免於恐懼。(許齡尹攝)
84人「佛祖牌」團隊守護仁愛之家長輩健康任務圓滿。(賴怡伶攝)
84人「佛祖牌」團隊守護仁愛之家長輩健康任務圓滿。(賴怡伶攝)
84人「佛祖牌」團隊守護仁愛之家長輩健康任務圓滿。(賴怡伶攝)
84人「佛祖牌」團隊守護仁愛之家長輩健康任務圓滿。(賴怡伶攝)
最後陳慶元主任代表院長室主管,率領所有社區健康中心工作夥伴向在場同仁深深鞠躬表達感恩。護理部血液透析室同仁朱玉珍分享說:「每年都來參加,已經是第三年,覺得活動很有意義,以後還會繼續來。」他的支持給了活動主辦單位最大的鼓勵。臺前幕後夥伴圓滿第三年仁愛之家健康篩檢,也期待「佛祖牌」團隊繼續在社區發光發熱,相約明年再見。
參與單位:醫事室、護理部、檢驗科、營養科、總務室及各發心的同仁志工共84人。
(文/賴怡伶、許齡尹、馬順德、謝明錦;圖/賴怡伶、許齡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