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人醫慈院凝聚共識,一季一會臻善醫療服務網
台中慈院01公傳室-顏子翔
點擊數: 267
「透過人醫會與臺中慈院從基層到區域的結合,才能從點到面涵蓋整個關懷層面」簡守信院長為了實踐 上人的期許,提出舉辦臺中慈院與中區人醫會共識營的構想,期盼串聯中區人醫會一千六百多位成員深耕社區的能量,共同織起綿密醫療網,走出不同的未來。十六日上午,上百位人醫會成員、臺中慈院同仁淨山到靜思心田參與第一次共識會,大家就五大目標凝聚合作共識。
十四日大年初五團拜後,簡院長佈達中區人醫會與臺中慈院第一場共識營訂於二月十六日舉行,於是,莊淑婷副院長快速召集籌備,由企劃室統籌、人文室承擔人醫會報名窗口、人資室負責院內同仁報名、總務室協助場地佈置、營養組負責茶水餐飲等,大家短時間內動員,力求圓滿活動。十六日上午,人醫會成員陸續湧入臺中慈院大廳,實際參與人數從原本報名的四十人增加到六十多位,再加上臺中慈院醫護、醫技、行政同仁,總計約一百廿人參與。
復健科技術副主任林啟文帶動健康操後,人人手持清掃工具,分成兩路沿途淨山到靜思心田,資訊室賴志偉組長說:「走出來仔細看,才知道醫院後方道路有這麼多菸蒂。」也有人醫會醫師兩兩合作,提著大塑膠袋,幫忙收拾大家掃出來的垃圾。
初春溫暖的陽光,照得人人臉龐微紅,隨著清風的吹拂,大家在靜思心田的松樹林下分成十組圍坐,依照分配到的主題集思廣益,五大主題包括:如何共同進行醫療合作、推動環保志工失智症預防、推動義診及社區服務(含往診個案後續照護)、辦理學術交流及聯誼活動、如何共同辦理推動慈誠及委員培訓。透過互動討論,同仁認識人醫會在社區的運作模式,人醫會成員也瞭解醫院的方向。
十個小組凝聚共識後,派出一位代表切中要點報告,第五組負責凝聚慈誠委員培訓合作共識,提出「有願就有力,有愛就無礙」,維護每個人的初發心不容易,不論是人醫會成員還是同仁,參與培訓需要家人、同事、法親的支持,善的引導力量才能成就菩薩大招生。
「就像鑑真和尚不畏困難,東渡傳法的心念,我們也希望社區醫療人員跟我們一起上梨山,雖然路程遙遠,卻能把慈濟的愛傳到這座醫療孤島上,甚至提升梨山居民的環保概念、生活教育。」中醫部總醫師鄭宜哲代表第三組報告「如何共同進行醫療合作」,他提到梨山中醫門診的構思與規劃,獲得熱烈迴響。人醫會張榮德、陳永堯、李宏昌藥師紛紛表示「下次出發記得通知,非常希望能夠盡點力。」張榮德藥師指出,如果中區人醫會除了目前的卓蘭、南庄、新社三個義診定點外,增加梨山這個點,更能發揮照顧弱勢族群的功能,年屆退休的他,期望有更多機會發揮生命價值。
張榮德藥師所屬的組別,討論主題是「如何推動環保志工失智症預防」,他說:「開心最重要!」他舉自己高齡一百零二歲祖母維持健康的方法,引起同組的放射科劉泰程組長、護理部張曉茜督導等人認同「心開懷,自然能防止腦部退化」,於是接力提出具體做法,希望透過不同方式到環保站帶動團康,逗環保志工開心。另外,莊淑婷副院長參與的第二組也是討論失智症防治主題,他們建議確認中部地區所有環保站據點,醫院與人醫會有組織規劃的定期到環保站衛教。
第四、七、八組的討論主題是「推動義診及社區服務、往診個案後續照護」,大家都提到弱勢的往診個案,後續一連串回診追蹤,需協調經濟與社會資源幫助,必須有明確的專責對口單位或負責人,幫助聯繫整合資源。第九、十組討論的是「如何共同辦理學術交流與聯誼」,兩組都提出人醫會與醫院合作辦理教育訓練的想法。
中區人醫會召集人紀邦杰醫師說,臺中慈院是我們醫院、我們的家,我們要一起讓它變成最好,最具人性化的醫院。而人醫會成員也需要「在職進修」,與醫院合作,反而是醫院幫助人醫會成員提升慧命。
「最大的困難是知道問題而不去起而行!」簡守信院長指出,臺中慈院到社區推動失智症防治等措施,單靠醫院的力量不夠,中區人醫會共有一千六百多人,他們深耕社區基層,肯定能切身感受如何促進民眾與醫院互動,臺中慈院與人醫會共同織起社區醫療網,整合資源才能共創「加乘」效果,藉著共識營提出行動綱領,開啟未來密切合作的夥伴關係。簡院長聆聽各組報告後,一一答覆相關問題,也允諾共識會將「一季一會」,期盼邀請更多社區人醫會成員參加,聆聽更多來自社區的聲音,討論共識並隨時搭配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