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乳癌病友姊妹相聚 攜手笑對人生功課
臺中慈院「乳癌病友會」六月八日活動安排醫療知性課程,病友透過互動自然相知相惜,在醫護、志工團隊陪伴下,用樂觀心念共同攜手,笑對人生「無常」的這門功課。
九十七年成立的臺中慈院「乳癌病友會」,六月七日選在靜思書軒舉辦活動,社工師林政芬擔綱主持,多位癌症關懷志工陪伴,近廿位病友出席。乳癌個案管理師陳佳荺講授「抗賀爾蒙藥物治療」,院外營養師湯晴如則提供體重控制方法與正確飲食觀念,讓病友能健康面對疾病。
最常接觸各式各樣癌症病患的癌症資源中心社工蕭婉書說,乳癌病友共同特色是很願意相互分享經驗、心得,病友會總是很熱鬧,透過彼此扶持,更能接受「無常」這門生命的功課。
正在做放射治療的小美,每天在路途中碰到看起來頭髮掉落、戴著頭巾或十分沮喪的病患,都會把他們拉進癌症資源中心,讓社工、志工團隊有機會服務這些需要關懷的人。
「病友會」最重要的意義是讓有共同疾病,走過相似心路歷程的病患能相互陪伴,分享只有彼此最懂的心情與寶貴的經驗。參加活動的病友多數是熟面孔,與癌關志工們早已是老朋友,術後才十天的學妹也大方的介紹自己,課程還沒有開始,大家早已聊開了。應邀出席的一位婦癌病友,在其中顯得個性內向許多,婦癌個管師盧佳琪同行陪伴,為他加油打氣。
一般外科吳永康主任與林金瑤醫師因為門診、評鑑工作沒辦法與會,特地到場跟大家打招呼,放射腫瘤科王慈慧醫師則是全程參與。著低胸洋裝與會的明明,讓不少病友眼睛為之一亮,「就是林醫師幫我做的手術,手術後的乳房都沒有變形,還能小露乳溝。」明明的臉上寫滿笑意,拉著正要接受治療病友的手,介紹他的主治醫師林金瑤。
乳癌個管師陳佳荺說明「抗賀爾蒙療法」的起源,並進一步說明有那些病患需要接受這種治療,能達到那些療效。營養師湯晴如則提供病友控制體重的正確觀念,由於都是病友關心且十分生活化的題目,與會的病友都很認真抄筆記,更正以往錯誤的觀念。
原來每天水果的量兩個拳頭大小,熱量就已經足夠,營養師指出,近年來市售的溫室小蕃茄,被很多人當成蔬菜,邊看電視邊吃掉一斤,其實大錯特錯,除大蕃茄外的各色蕃茄都是水果,吃得太多會讓體重與糖份飆升。他也提醒,端午節到了,吃粽子一定要搭蔬菜,最好餐後喝茶,消抵一些油脂。
(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