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一萬兩千個「福富足月餅」 祝福高雄鄉親
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帶動同仁與社區志工,響應慈濟基金會為高雄氣爆受災鄉親的「安心福富足」愛灑活動,上百位同仁聯合臺中、彰化區師兄姊在廿六、廿七日兩天趕製並包裝一萬兩千個「福富足月餅」,連夜送往高雄,表達濃濃關懷與祝福。
廿七日一早,簡守信院長率領院長室主管、近兩百位醫護、醫技、行政同仁以及社區志工製作「福富足月餅」,院長說明月餅主要原料來自慈院向大雅區農會契作的小麥麵粉,透過營養組研發,已成「進級版」的香椿綠豆沙月餅,加上同仁與志工愛心加持,準備送給高雄氣爆受災鄉親。雖然大家因為做月餅而更忙,但簡院長說「有形的是沒有收入,『無形的收入』更加豐碩在彼此心中。」
簡院長指出,這可能是慈濟歷史中,動員最多醫療人員做月餅的一次,與高雄鄉親結一分難得的緣。他表示,當我們走過那片土地,得知這麼多人受傷,心裡當然不安,中秋節來臨更是「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 上人特別關心,加上慈濟人陪伴一段時間瞭解當地需求後,將從八月廿八日起一連三天舉辦關懷活動,臺中慈院最近研發的月餅正巧搭上順風車。
許多同仁年年吃月餅,卻幾乎從未親手做過月餅,多數人抱著嘗鮮的心情來體驗,還有幾十位護理同仁才剛下大夜班就來了,聽到簡院長的說明,感到格外有意義。
同仁與志工在地下一樓人文空間排成七條生產線,各有三階段,前端秤油皮、油酥重量,接著桿勻油皮與油酥,最後包入內餡,壓成餅形裹上奶水,送進烤箱烘烤十五分鐘。
莊淑婷副院長很細心,可說是「克克計較」,希望秤出適當比例,讓口感最好。第二關同仁桿油皮、油酥,費了不少心思,油皮彈性高,油酥又會黏,桿太薄,黏貼太緊反而不易捲糰,桿太厚,又會不易包餡。只見許多人都像許權振、蔡顯揚兩位副院長一樣專注小心,好不容易完成後,緊皺的眉稍才舒展開來。負責包餡的急診室主任黃正金主任直呼:急不得啊!卻越包越有興趣。
睡眠醫學中心技師張玉宜剛結束大夜班工作,就來學做月餅,剛好與主管睡眠醫學中心邱國樑主任一同秤油酥、油皮,發現平常溫文儒雅像位學者的邱主任,也有居家長輩的一面。張玉宜覺得能一早與團隊一起付出愛心,感到很光榮。懷孕的黃泓綺護理師不畏久站,與門診病房護師戰戰兢兢壓餅型,他笑說:真怕形狀做得不好看。
社區師兄姊早在廿六日就先來學做,然後載回食材與社區志工一起先做月餅,廿七日下午一點半,臺中、彰化多個和氣區分頭製作的近萬顆月餅送回慈院,同樣動員約兩百位社區志工、慈院同仁包裝,有志工暫時放下生意,也有人坐計程車趕來,他們異口同聲:一定要把握機會,為高雄受災鄉親付出。其中,賴欣惠師姊更帶著十五歲孫女來響應。
護理部主管、總務室全體同仁與各行政、醫技單位都發動同仁幫忙,簡院長也撥空參與。每個紙盒有廿二折,貼上雙面膠、組裝後才成形,最後放入月餅與臺中慈院祝福卡、靜思語後裝箱。眾人努力四小時,圓滿包裝六千盒月餅,希望陪伴高雄鄉親度過一個溫暖的中秋節。
(文、圖/梁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