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台中慈院、人醫會攜手 六科醫護義診南投脊損傷友
慈濟中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六月二日在埔里舉辦首次南投地區義診。配合在地傷友需求,義診團隊籌備半年尋找場地與擴增科別,由台中慈濟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林英超帶領十一位醫護投入參與,諮詢與衛教近三十位傷友,除提供更全面的檢查,最重要的是減輕傷友與家屬的負擔,有效率的就近健檢與後續協助,支持他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時序臨近端午,綿綿細雨為埔里義診揭開序幕,緣起於今年三月底臺中靜思堂的脊損義診,慈濟中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為讓首次在南投地區的健檢更符合傷友需求,特別邀請竹山秀傳醫院謝輝龍榮譽院長協助,串連台中慈院、人醫會、南投縣脊髓損傷者協會共同開會,籌備半年瞭解當地傷友需求與義診地點,六月初終於在埔里舉辦義診。協助測量血壓的埔里人醫幹事朱碧滿說明,義診依據之前傷友的回饋與南投縣脊髓損傷者協會的需求,特別擴增中醫科、身心科、整形外科,合併神經外科、泌尿科、骨科,六科共同關懷傷友身心健康。


周日上午復康巴士逐漸停滿南投縣綜合性身心障礙福利復健服務中心,傷友與家屬順著無障礙坡道前往二樓活動中心。「早安,先到這邊報到喔!」親切的社區與人醫會志工依序收集尿液、調查身心狀況,提供後續醫師評估。負責泌尿科的謝輝龍榮譽院長除檢視傷友的尿蛋白指數,更運用立起來的桌球檯隔出空間,進行超音波檢查腎臟及膀胱。謝院長表示脊髓損傷是全身性的,除了肢體也會影響內臟器官,包括腸胃、膀胱或呼吸,因此需要許多科來讓健檢更完善。不過限於場地限制通常是初步檢驗與評估健康狀況,後續再協助傷友到醫療單位處理,最重要的是支持他們與照顧者逐漸改善生活品質。


久坐久躺會給傷友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例如骨質流失導致手腳痙攣、皮膚壓出褥瘡傷口、肌肉僵硬影響身心。因此義診團隊邀請骨科、整形外科與身心科醫師來服務傷友。
「整形外科不是只有做美容,大家有皮膚或傷口問題可以去找楊醫師詢問!」南投縣脊髓損傷者協會理事長陳善修在會場大聲呼籲,三十幾歲張小姐因褥瘡問題前往諮詢。張小姐分享是第一次透過義診來做骨科、泌尿科、神經外科的檢查。整形外科主任楊超智親自指導父母如何處理褥瘡,也讓張小姐更瞭解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楊主任強調,大部分傷友都有類似皮膚問題,一般人可能不清楚要看哪一科而去掛外科,但外科不一定那麼瞭解傷口,因此到區域醫院以上的單位建議可以掛整形外科。


骨科蔣岳夆主任蹲下轉動傷友大腿,確認活動範圍產生的反應,行動不便是健康衰弱的骨牌效應,缺乏運動導致肌肉與骨質流失,會逐漸影響行動侵害健康。人醫會劉正傳醫檢師使用超音波儀器檢測手腕脛骨,瞭解傷友骨質情況,快速檢測手腳骨密度讓蔣醫師評估,若影響到活動就要進一步處理,避免惡化。檢查褥瘡與骨密度的賴先生分享,受傷住院一年與復健接近十年,這段時間漫長到令他覺得身體不可能會好,追求健康的意志也逐漸消磨掉。幸好協會的通知讓他能定期接觸到醫療支援,「這次義診不用跑到臺中就能夠看很多科,真的很划算,心裡也覺得比較親切。」


林小姐的丈夫因為脊損位置高,時常需要開廂型車到醫院看診,除了定期檢查尿液與骨密度,特別諮詢神經外科如何解決丈夫全身抽蓄痠痛。林英超主任向傷友及家屬介紹細胞醫療,透過植入幹細胞來修補損傷,另外也可以藉由脊髓電刺激來放大神經活動,抑制疼痛。林主任說「細胞醫療大約是近兩年開始在神經受傷的病人有成效,而且花蓮慈院在這方面的治療做得很好,因此我們也想推動來改善傷友的負擔。」諮詢結束,林主任另外提供一份痠痛貼布給林小姐,慰勞他照護丈夫的努力。


兩種響亮的聲音傳遍義診會場,分別來自中醫科與身心科。陳相如醫師使用會發出高音噠噠聲響的整復儀器,處理肩部緩解痠痛。很多被陳醫師治療過的傷友強烈推薦,因此中醫科也是此次義診的熱門科。另外的聲音「用力!用力!」是人醫會臨床心理師張一賓運用傑克遜(Jacobson)放鬆法引導傷友緊縮臉部肌肉。張臨床心理師解釋,治療是透過出力與放鬆的循環讓身體釋放壓力,有些個案可能覺得心理沒問題卻有焦慮、不容易集中的感受,這時候針對傷友僵硬的部位漸進式放鬆,配合問答與鼓勵建立關係,進而引導心理諮詢。


藉由義診,陳善修理事長四處與傷友、照顧者交流,大家都覺得能就近健檢真的減輕許多負擔!南投雖然鄰近臺中,但行動不便帶來的麻煩大幅降低看診意願,醫療團隊能到當地服務,即使是簡單的檢查、處理與關懷,都是讓傷友與健康保持連線的契機。(文/陳彥儒、圖/江柏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