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建議避「發物」用茶飲穴位按摩 預防過敏體質

天氣時雨時熱,張小姐早上起床常會打噴嚏、流鼻水,身體各處還冒出許多風疹,一顆顆突起的疹子愈抓愈癢,各處被抓得傷痕累累。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廖振羽指出,過敏體質在季節交替時應避食「發物」,搭配茶飲與穴位按摩,發揮預防效果。

 IMG_0032_f3c75.jpg

「一大早打噴嚏、流鼻水,屬於鼻過敏症狀」廖振羽醫師指出,張小姐屬於過敏體質,這類病患除常見出現呼吸道過敏症狀,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很常合併皮膚過敏問題,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尤其是接觸中醫所謂的「發物」後,更容易誘發皮膚過敏。

廖醫師表示,「發物」為民間傳統術語,「發」即「誘發」含意 ,「發物」指容易引起上火、過敏、或令舊疾復發、新病加重的各種食物。常見發物如:甲殼類海鮮(蝦、蟹)、動物內臟、熱性水果(芒果、荔枝、榴槤、櫻桃)、香菇、南瓜、茄子、大蒜、堅果類(花生、巧克力)、酒精性飲料等。

張小姐就很喜歡芒果、荔枝這類水果,她說,冰箱拿出來的冰冰芒果、荔枝,吃了十分清涼。廖醫師提醒,造成皮膚過敏的「發物」,因人而異,主要與個人體質有關,有過敏體質的人,除了避免常見誘發皮膚過敏的食物外,須養成紀錄「飲食日誌」的習慣,瞭解自己容易過敏的物質,才能遠離惱人的皮膚過敏。

值得注意的是,飲食誘發的急性皮膚過敏,通常都會讓人搔癢難耐,必須要避免搔抓,以免因搔抓皮膚造成的傷口,使搔癢感更加嚴重,造成惡性循環,導致皮膚過敏的範圍擴大且很難痊癒。廖振羽醫師建議,皮膚過敏發作時,可以局部冰敷降低癢的感覺,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並且避免到悶熱場所。如果皮膚過敏症狀持久不好,或同時誘發氣喘,以及嚴重過敏引起呼吸道腫脹,出現呼吸困難時,應立刻就醫治療。

預防飲食誘發的皮膚過敏可以搭配中藥茶飲或輔以穴位按摩,緩解搔癢症狀,其中茶飲:防風3g、連翹2g、麥門冬6g、大黃2g、甘草6g,加入500~800cc水中煮沸後,再加入薄荷2g,小火煮3至5分鐘後,過濾藥渣,放涼即可飲用。若容易腹瀉,大黃劑量減為1g。

穴位按摩也是保健方法,每個穴位按壓1至2分鐘,一天做2到3次,可以減緩搔癢的不適,常用穴位如下:

曲池穴:手陽明大腸經--曲肘橫紋處。
內關穴:手厥陰心包經--腕橫紋上兩吋(三橫指),兩肌腱之間。
血海穴:足太陰脾經--大腿內側,髕骨內緣上2吋,肌肉隆起處。
百蟲穴:經外奇穴--血海上一吋,髕骨內緣上4橫指處。
三陰交:足太陰脾經--足內踝上三吋(四橫指),脛骨內側緣後方。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