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腫瘤科-骨髓護理穿刺後護理
點擊數: 495
壹、目的:
一、當週邊血液發現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有異常情形,懷疑白血病或骨髓病變時,懷疑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或其他血液系統惡性疾病時,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做白血病細胞標記、染色體或基因之檢查,以瞭解骨髓造血組織的變化,做為血液疾病診斷及治療的依據。
二、評估其他惡性腫瘤,如:淋巴瘤、小細胞肺癌、神經母細胞腫瘤、橫紋肌肉瘤等是否有侵犯骨髓,以決定癌症之分期,做為治療的依據。
三、幫助診斷無法解釋的發燒。
四、幫助診斷無法解釋的肝脾腫大。
貳、檢查前準備:
一、醫師會向病人說明檢查目的及步驟,穿刺全程需 20~30 分鐘。
二、病人必須填妥骨髓穿刺檢查同意書。
三、幫助診斷無法解釋的發燒。
四、用物準備就緒後,協助病人採取適當的姿勢,如下:
(一) 胸骨穿刺:常見於成年人或肥胖者,應採平躺仰臥的姿勢。
(二) 腸骨嵴穿刺:為兒童及成年人最常用的方法;穿刺時,病人採俯臥姿勢,亦可採側臥姿勢。
參、 檢查後注意事項:
一、腸骨嵴穿刺者,以手掌心直接於穿刺傷口敷料上加壓約 5-10 分鐘,平躺 30分鐘確定無滲血再起身活動。其餘穿刺部位加壓 15 分鐘,確定無滲血再活動。
二、傷口請保持乾淨、乾燥至少 24~48 小時。如沒有出血情形時,即可取下穿刺部位上的紗布與膠帶,傷口以水溶性優碘擦拭消毒。通常建議隔日再淋浴,以免感染。
三、穿刺部位傷口會輕微疼痛二至三天,可於穿刺後 24 小時內冷敷。檢查結束24 小時後,如傷口出現新的疼痛、紅腫、持續出血、有分泌物或者休克的症狀,如:心悸、頭暈、喘等情況時,請通知醫護人員。
四、傷口局部若有輕微血腫,通常會於數日後會自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