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內科-肺結核護理指導----藥物副作用處理篇
一、什麼是氣喘:
氣喘病是一種慢性的疾病,在臨床上引發氣喘病因素可粗分為過敏原及非過敏原兩種,發生氣喘之病理過程如下;
(一)呼吸道發炎,引起呼吸道上層粘膜腫脹,使得呼吸道變窄,造成呼吸困難,而開始喘就是俗稱的氣喘。此種病理的變化有時可自行變好或經治療之後改善,較容易控制,大部份是由非過敏原引起的病例。
(二)呼吸道超敏感(具過度反應性),此種病患的呼吸道對很多刺激物尤其
是過敏原皆會起強烈的反應,例如與香菸、花粉、煙霧、冷空氣等刺激物接觸後,就引起氣喘發作,此種病理的變化防治主要在於避免 刺激物的接觸。有使用含"類固醇"之噴劑使用後應執行口腔清潔,避免白色念珠菌感染。
二、氣喘的主要症狀包括 氣喘的主要症狀包括:
(一)呼吸困難
(二)喘鳴
(三)胸悶
(四)慢性咳嗽等症狀
並非所有的氣喘病人在氣喘時皆有喘鳴聲音出現,有些病人只有咳嗽,尤其是時常發生於夜晚與運動後。治療可以改善氣喘的症狀,即使是 症狀相當輕微,也必須儘早治療,以免症狀惡化,使肺部長期受傷。 氣喘其症狀可維持相當久,兒童氣喘病大部份可以痊癒,不能痊癒者, 也可以控制其症狀,使其過正常人生活。
三、氣喘病患應注意 氣喘病患應注意 :
1.居住環境勿太潮濕,一般濕度約 60~70℃。
2.避免接觸易造成發作的過敏原 : 如花粉、灰塵、地毯、避免吸入有異味的氣體。
3.少到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以防被傳染感冒而引發氣喘發作。
4.平時適度的運動與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及熬夜。
5.保持心情平靜、避免生氣、憤怒、焦慮、緊張。
6.攝取均衡飲食,並大量飲水,成人每日最好 2000C.C.。
7.每日早起,呼吸新鮮空氣。
8.最好與家人同住,以防發作時無人協助就醫而有致命危險。
9.每日自行以簡易之“尖峰流速測量儀”測量自已的肺功能,記入「氣喘日記」。
10.外出時,請攜帶藥物,以備發作時使用,嚴重時請他人協助立即送醫救治。
11.出院後確實依照醫師指示服藥,並瞭解藥物的用法,作用與副作用。
12.按時門診治療。
13.如遇感冒,不要擅自停用氣喘藥物,並且不要輕易相信偏方,及非科學的治療。
14.如遇有下列情況時,應立即求治:(1)上呼吸道感染 : 喉嚨發炎、肺炎。(2)流行性感冒、 發燒、 半夜咳嗽嚴重至影響睡眠。
15.氣喘發作時,切勿強制忍耐,必須儘早求醫,以防發生生命危險。
四、氣喘病治療:
(一)、治療氣喘病藥物的種類有兩大類 :
(1)支氣管擴張劑 :可用來舒張呼吸道的肌肉,從而減輕您的氣喘症狀,此類藥物有 :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茶鹼與抗膽鹼製劑。
(2)抗發炎藥物:可用來降低或改善引起氣喘症狀的呼吸道發炎與腫脹,這些藥物還可用來防止呼吸道的腫脹發生,因此可用作預防氣喘發作的藥物,吸入性皮質類固醇、口服皮質類固醇與 Intal,Nedocromil 皆為抗發炎藥物。
(3)其他新近發展之藥物包括 :
(a)炎症介質之拮抗劑?目前已有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三烯( leukotriene),thromboxane 等之拮抗劑上市,也顯示有部分 之療效。
(b)試驗性藥物之藥物包括 : 包括靜脈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免疫 抑制劑如 cyclosporin, methotrexate 等。據報告有減少類固醇使用劑量和減輕臨床症狀之效果。
(二)、氣喘藥物常用使用方式:
(1)口服藥:醫師會依發作的情形,選擇你容易使用的組合 方式治療氣喘。
(2)吸入性噴霧或粉末 (spray):大部份的氣喘藥都是用吸入的,因為它能直接到達肺部,吸入方式有兩種;第一是利用吸入器(inhaler)導引的,另一種是使用噴霧器(nebulizer)噴出的。但是氣喘藥不是亂噴就有效的,為了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第一次使用前藥師會教導正確使用方法。在門診時亦可以請教醫生檢查你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確。
五、吸入器的種類及使用方法 吸入器的種類及使用方法 :
吸入器內裝有藥物,因容易攜帶是最方便的氣喘治療方式,它可分為噴氣式吸入器(如 Alupent 及 Berotec 等)及藥粉式吸入器(如:Ventodisc ,Becodisc 及Pulmicort 等),但是即使正確使用,吸一口仍然只有 10% 能進入呼吸道,其餘的量會被吞下或被噴出來。所以如果沒有正確的使用方式,可能每吸一口只能得到一點點效果。
正確的使用方法:
(1)打開瓶蓋搖晃吸入器(2-3 秒),把吸入口置於上、下齒間。
(2)輕輕呼氣使肺部呈半空。下個步驟包含兩部份,兩者同時做。
(3)緩慢吸氣 : 吸氣時擊發吸入器。
(4)摒住呼吸,如果可能等肺部充滿並摒息 10 秒鐘。
(一)噴氣式吸入器使用方法
(1)把吸入器上下搖動。
(2)將吸入器,罐底朝上與間隔器接好。
(3)手壓罐底,噴出一次藥量到間隔器內。
(4)把間隔器的咬嘴放入嘴內,再慢慢吸氣吸到飽,年幼的病人可用面罩取代咬嘴。
(5)吸飽氣後儘量閉住氣 10 秒鐘,以便讓藥物能深入肺內。
(6)為確保間隔器內的藥都能吸入肺裡,可重覆第(4),(5)。
(7)若醫師指示需吸一下以上,則可重覆上述步驟,但每一下之間,至少需等一分鐘以上,以便第二下的藥物能更深入您的肺裡。 適用年齡 : 任何年齡,但年齡太小,無法含住咬嘴,可改用面 罩式輔助器。
(二)乾粉式吸入器使用方式:依不同廠牌有不同的方式,使用前會由藥師或護理師提供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