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空腸造廔管灌食護理指導(造口室)
ㄧ、目的
病人不適宜自行進食,以手術方式將橡皮管至入空腸中,以流質食物 灌入空腸中以供病人營養的需求。
二、用物
灌食空針、水杯盛溫開水、量杯盛流質飲食、毛巾或乾淨布一條
三、灌食方法
1.病人採半坐臥式。
2.將毛巾舖在病人身旁以避免食物流下將衣物用濕。
3.將灌食空針之針心拉出接在空腸造廔管上。
4.將少許溫開水倒入空針中,潤濕管壁。
5.再把溫度適宜(41-43 ) ℃ 的食物倒入灌食空針中,緩緩流入空腸中,待液體食物將流完時,將管路末端反摺,避免氣體流入。
6.食物全部灌完後,再灌入少量溫開水沖淨管內剩餘食物。
7.把空腸造廔管末端反摺並扣緊。
8.餐與餐之間,必須增加水份的攝取。用具清洗可用洗潔精洗淨,再用清水沖淨晾乾,避免陽光曝晒。
四、注意事項
1.以手術方式置入管路者,術後 24-36 小時依醫囑採漸進式灌食。
2.空腸造廔管不需更換,若有滑脫、阻塞時,才需更換。
3.固定空腸造廔管之膠布每日至少更換一次,且更換時需先清潔皮膚後再貼上膠布,固定的位置應更換,不可固定於同一部位,以避免周圍皮膚產生接觸性或過敏性皮膚炎;固定管路可採用黑絲線外固定方式固定。
4.維持皮膚周圍清潔及乾燥並觀察管路有無滲漏,若局部滲濕、發紅、疼痛情形,請告知護理人員。
5.灌食前後應灌入 25-30ml 溫水,保持管路通暢及管路清潔。
6.請將管路固定擺放適當,以避免拉扯或滑脫,若管路不慎滑脫時,應立即就醫,固定時不宜過緊,以防壓瘡產生。
7.灌食任何食物或藥物時應檢測管路的正確位置,每次灌食量不超過 300ml。
8.沖泡好的牛奶或處理過的食物勿隔餐使用。
9.營養物質的選擇必須配合病情,如有疑問請諮詢營養師。
10.應有良好之排泄習慣,以避免腹壓過高,導致腸液或牛奶滲漏,導致皮膚破損。
11.若灌食時,食物無法順利灌入,應返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