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及自我照護指導-返家後傷口的自我照顧
一、已縫合的傷口:
1、未拆線時應保持乾燥,並按指示換藥。
2、傷口在 12 至 24 小時內仍會有輕微腫脹、疼痛,可將患部抬高以減輕不適。
3、關節處的傷口,應盡量減少活動,以避免牽扯縫線。
4、請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潮濕。
5、急診病人創傷傷口縫合後,請於兩日後到門診(並非急診)換藥並檢視傷口
6、拆線時機:由門診醫師視傷口癒合情形決定,一般來說臉部 6 - 7 天,頭皮 7 -10 天,四肢 10 - 14 天,關節 14 -21 天,足跟 14 - 21 天,足底 21 –28 天。
7、傷口拆線後,可使用透氣膠布或美容膠布,與傷口處皮膚垂直黏貼,至少黏貼半年至一年,可避免肉芽組織增生,可使傷口癒合美觀。
8、建議傷口拆線後第三天再碰水,碰水前,請先檢查傷口是否為乾燥,若是;則可以清洗身體,建議採淋浴,您不需要移除傷口上的美容膠,直接淋浴即可,如需使用任何香皂、沐浴露、潤膚乳、滑石粉或其他沐浴產品,請避開美容膠覆蓋的傷口區域,別用力磨擦傷口,因為可能會將已長好的表皮磨掉,延遲傷口癒合,淋浴後可用乾淨的毛巾輕輕地拭乾,兩週內請勿泡澡、泡溫泉。
9、美容膠不需太常更換,原則上一週 1 次或脫落處局部更換,以免因為換美容膠的拉扯動作傷害皮膚,如美容膠已脫落,就需換新的了,僅須依照原來黏貼的方式貼回即可。
二、開放性(未縫合)的傷口:
1、按指示定時換藥。
2、保持敷料乾燥。
三、一般傷口換薬方法:
1、處理前確實洗手。
2、準備用物。
3、取下敷料並評估傷口是否有紅、腫、熱、痛等症狀。
4、取出棉棒沾生理食鹽水,傷口由內到外環狀清潔 6 公分。
5、以白紗覆蓋,透氣紙膠固定。
6、傷口處理後確實洗手。
7、敷料若滲濕或沾濕,請隨時清潔更換。
四、飲食:
可進食時,採少量多餐方式,儘量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維生素 C、鐵質,如瘦肉、奶、蛋、魚、穀類、柑橘類、青椒、哈蜜瓜、菠菜,並攝取足夠水份,約 2000-3000ml,可促進傷口癒合。
五、要有足夠的休息與睡眠 要有足夠的休息與睡眠,可促進傷口之癒合 ,可促進傷口之癒合。
六、不吸煙、不吸二手煙,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七、當發生以下徵候時需立即返診 當發生以下徵候時需立即返診:
1、傷口處有持續疼痛。
2、突然發生劇烈疼痛。
3、手指或足趾出現麻木或刺痛。
4、發燒或寒顫。
5、流血不止。
6、傷口腫脹。
7、傷口有持續滲液。
8、敷料出現異味。
9、傷口周圍發紅腫脹發熱疼痛。
10、縫線斷裂,傷口裂開。
<如有任何需要及問題歡迎詢問護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