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頌缽、瑜伽初體驗 台中慈院期待病友會應用

廿五日光復節連續假期,台中慈濟醫院依然開診守護鄉親健康。一般外科與高階熱治療中心為了緩解同仁身心蓄積的負能量與壓力,特地舉辦一場「頌缽」活動,邀請「覺愛Blissful Life」的講師群,用聲波和瑜珈,引領同仁放鬆、釋放壓力。活動吸引近四十位醫護、行政同仁參與,大家的初體驗都覺得身心放鬆不少。一般外科個案管理師吳淮竹表示:「這是第一次試辦身心靈課程,期許未來可以實際運用在病友會,提供同仁、病友與家屬,另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

「嗡……嗡……」的銅缽共鳴迴盪耳際,「覺愛Blissful Life」的講師群為學員施做淨化心靈儀式,沉澱大家浮躁的心。上課前,大愛講堂已放擺放許多銅缽、水晶缽,大家席地放鬆而坐,聽林士琪老師解說「缽的故事」,他表示「頌缽」是源於喜馬拉雅地區的傳統樂器,可透過敲擊或摩擦,產生穩定、平和的音頻與振動。林士琪老師說明:「缽會因材質、大小而產生不同的聲音與音階」,雖然「頌缽」具有濃厚宗教色彩,但現代醫療多運用在輔助療法,屬於音樂輔療一環。

img
佈置在講堂大大小小的銅缽、水晶缽營造莊嚴的氛圍。(江柏緯攝)
img
課程開始前講師群用缽,為同仁淨化心靈(江柏緯攝)

身心靈頌缽課程是台中慈濟醫院初次舉辦,主辦的一般外科與高階熱治療中心有鑒於醫院工作繁多且複雜,醫療行為更維繫著病人健康,同仁長久承受許多壓力,因此聯合以實驗性質模式成就課程,內容規劃從緣起、頌缽和瑜珈之外,課後還品嘗健康悅性食物,讓同仁都能充分感到身心舒暢解壓。

img
大家輕鬆席地而坐,聽老師講解「缽的故事」。(江柏緯攝)
img
老師在缽體上或敲、或摩擦缽,就能發出多種不同的音響。(江柏緯攝)

林士琪老師一邊敲缽,一邊引導冥想,大家或坐或躺,用最舒適的姿勢,用耳朵聆聽缽聲,用鼻子跟著音律調節呼吸,在寧靜氛圍下,用腦冥想掃描全身,跟著缽、風鈴和竹鈴音波,模擬大自然風聲和水聲,讓大家彷彿置身樹林裡呼吸,近一小時課程,讓學員心曠神怡。「起床囉……」從冥想喚醒大家回到現實,林老師表示:「頌缽過程,因為很放鬆,卸除一身壓力,容易讓人睡著」。預防醫學中心護理師張翎婕分享:「參加這個活動真的很舒壓,學習每天如何放下、淨空自己,隔天再帶著滿滿的能量面對醫療業」。

img
林士琪老師(右)藉著不同的缽、風鈴與竹鈴的樂器,模擬出大自然的聲音。(江柏緯攝)
img
同仁們放鬆平躺,跟著老師的引導,冥想掃描自己的身體。(江柏緯攝)

頌缽之後,就是要挑戰瑜伽動作,「瑜伽」是林士琪老師的專業,很需要藉助腰力、腿力和平衡感,對學員同仁是一項考驗。老師從簡單瑜伽動作,慢慢帶著大家熱身,大夥兒都能完成初階瑜伽姿勢,但到了進階時,跟上動作的人似乎少了許多,再上升難度時,已經需要讓身體全部伸展,同時要顧及平衡感,能完成的學員已經寥寥無幾。余政展副院長打趣表示:「身體硬梆梆的,很多動作真的做不到,真該好好運動」,平時會做伸展、運動的同仁,相對來說就比較得心應手。

img
老師循序漸進帶著同仁作瑜珈,高難度的動作就能看出誰的筋骨比較柔軟。(江柏緯攝)
img
余政展副院長(左前)也跟著同仁一起作瑜珈。(江柏緯攝)

做完伸展後,進入品嘗佳餚階段,一盤盤翠綠的生菜沙拉,淋上老師自製沙拉醬、優格醬,既健康又好吃。頌缽課讓同仁收穫滿滿,更期待後續課程,一般外科個管師吳淮竹表示:「帶頌缽進醫院的初衷不僅是為了同仁的身心健康,算是前期試驗,也期許這類課程能帶進病友會,嘉惠更多病友、家屬」,讓大家身心靈都健康喜樂。

img
課後講師群準備健康爽口的生菜沙拉,跟同仁們一起結緣分享(江柏緯攝)
img
課後同仁們拿著大大小小的缽,為這堂「頌缽」初體驗,留下美好的合影。(江柏緯攝)

(文、圖/江柏緯)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