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參與、我們見證
「大家就像這些衣服,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愛,折衣板就像 上人的法,若依循著法,就像那一箱箱整齊的衣物,成就的是一尊尊的菩薩。」臺中慈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謝世榮的太太裘君慧這麼說。他是響應慈濟基金會「讓愛『衣』起『非』揚」活動的同仁家屬之一,而院內募集二手衣與加入后里園區整理過程成員,也因實際參與並見證慈濟之愛收穫滿滿法喜。
簡守信院長( 左一)率團隊整理二手衣,為傳愛非洲盡一份心力。(曾秀英攝)
莊淑婷副院長(右二)與長照同仁假日付出不落人後。(曾秀英攝)
熱帶氣旋重創東非,一度成為媒體焦點,當他們的苦難漸漸被世界遺忘,這些距離臺灣上萬公里的非洲國家仍在慈濟人的心頭,付出的關懷猶如愛的馬拉松持續不斷。
莫三比克當地志工看見災民需求,由基金會發起募集二手衣活動,學校與社區一棒接一棒,臺中慈院也不落人後,在院內募集二手衣,得到同仁熱烈迴響,紛紛捐出家中的二手衣,藥學部藥師胡仁珍的先生從事相關行業,一次捐出近六百件全新衣服。胡仁珍說,因為家裡在做衣服,跟先生討論:「我們有新的衣服,為什麼不讓這些孩子穿新衣?」趁著這次殊勝的因緣能搭上愛的列車,讓遙遠國家的孩子體會臺灣同胞的愛心。
胡仁珍 (右一)與先生捐出近六百件全新衣服。(曾秀英攝)
臺中慈院募集二手衣,參與整理的同仁滿心歡喜。(曾秀英攝)
整理來自各地的二手衣是一大工程,醫護團隊與家屬卅多人呼應簡守信院長發起加入整理二手衣行列號召,二日上午七點從醫院前往后里園區的車上,聆聽簡院長分享他在東非義診所見所想。
他說,一樣的眼睛、燦爛的笑容、單純的一顆心,只因為生長的地方不同,難道就一輩子不能改變嗎?非洲需要的不是憐憫,需要的是一個改變的機會,希望有一份愛心持續不斷送到那個地方,讓那個地方能改變。我們參與、我們見證,要把那份感動讓更多人知道這是很有意義的事。
簡院長稍後也應邀對后里園區幾百位師兄姊致辭,對非洲災民情真意切的話迴盪在每個人心中,大夥兒手邊的工作更是起勁。
衣服尺寸的分類是整理的重要起點,由社區健康中心主任陳慶元、品管中心主任林昌宏、影像醫學部副主任劉家成、教學部副主任林忠義與腸胃內科主任廖光福掌管。林昌宏主任說,衣服分類很科學,桌上貼有尺寸,檢視外觀並扣好扣子再到折衣區,所有步驟都標準化,熟悉後動作可以很快。
陳慶元主任 (右一)、林昌宏主任(右二)在分類區,依大小尺寸分類。(曾秀英攝)
同仁聽取志工示範使用折衣板正確做法。(曾秀英攝)
折衣區除了簡院長,共同努力的還有王人澍副院長與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林英超、教學部副主任傅進華、新陳代謝科主任黃怡瓔,以及護理部主任張梅芳等人;莊淑婷副院長的長照業務假日照常進行,仍帶著長照同仁來付出。大家在志工指導下,透過被形容為「太厲害的折衣板」,將各式各樣的稜角都折成一致的規格。
內科部主任宋育民太太鄒秀容、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謝世榮的太太裘君慧感受良多。鄒秀容說,衣服折的整整齊齊很有成就感,相信拿到的人感受到這份來自臺灣的愛心,一定滿心歡喜。裘君慧說,大家就像這些衣服,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愛,折衣板就像 上人的法,若依循著法,就像那一箱箱整齊的衣物,成就的是一尊尊的菩薩。
裘君慧(左)實際參與活動有滿滿法喜。(曾秀英攝)
鄒秀容(左)折衣折出成就感,期待臺灣的愛在整齊的衣服中被看見。(曾秀英攝)
折衣不只是折衣。院長室秘書黃培芳慶幸自己把握因緣,跟大家一起做了這麼有意義的事。林忠義副主任感恩在大家看不到的部分,有更多在背後協助和成就的菩薩共同圓滿。陳慶元主任懷著感恩、尊重的心打包各方捐來的愛心二手衣,讓愛起「非」。參與的人各自得到滿滿法喜,正如簡院長所說「我們參與、我們見證」,實際參與並見證慈濟之愛,其中的喜悅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