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惜護理謝親恩 臺中慈院理性與感性交會
延續護師節活動與迎接母親節的前夕,臺中慈院圍繞在護理師與親情的軸心下,不同角落處處溫馨。第二院區心蓮病房十日洋溢「我的家庭」樂音,音符緊緊裹住病患與家人的心。十一日中醫部全體醫師舉辦家聚,以尊重讓護理師體會醫師的感恩。第一院區配合浴佛典禮佈置,浴足活動在大愛講堂登場,讓護理師藉行孝尋回初衷。六樓國議廳則舉行母嬰親善研討會,透過醫療知識學習,在出生伊始就傳遞親情之愛。
◎心蓮饗樂音 「我的家庭」聚攏每顆心
十日上午,心蓮病房餐廳隨心自在,不安排制式行程、開放自由點歌的母親節溫馨音樂會在「我的家庭」樂聲中展開,心蓮病房護理同仁、社工師、癌關志工團隊還貼心準備康乃馨花、蛋糕,讓病患與家屬送給母親,留下永恆美好的回憶。
劉振慶師兄與音樂志工梁宵中老師難得一見的口琴、豎琴合奏,絕妙默契搭配的「望春風」、「雨夜花」、「相思雨」等歌曲,靜靜傾訴深情,撫慰大家心靈。梁宵中老師也是腦癌病患,常到臺中慈院當音樂志工,他第一次到心蓮病房分享音樂給癌末病患,他說「病患削瘦的身軀,『坐躺』著聽我演奏,或許是過最後的母親節,很捨不得……」
六十四歲魏女士去年母親節動胰臟癌手術,今年過母親節,他說「已經多賺了一年!」他希望把喜悅分享給每個人,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六十五歲子宮頸癌病患許女士有著原住民血統,黃美玲護理長盛情邀約,打起精神撐持,縱使已無法唱歌,但跟著打節拍同樂,好不歡喜。另一位大腸直腸癌病患廖先生,由斑斑白髮年近八旬的老母親陪伴。老母親感慨說,為了溫飽,從沒過什麼母親節,兒子曾說賺錢了要請我吃好料,沒想到是在慈濟醫院,「第一次」過了母親節。
癌關志工林美蘭、黃月春、李昌美、張素娟師姊、林怡嘉社工師與心蓮病房護理同仁更推著蛋糕和著劉振慶師兄的口琴聲,把愛傳到病房。黃美玲護理長貼近彌留病患陳女士耳邊:「現在好多人來看你喔!你放心,孩子都會很好的,不要牽掛,跟著菩薩走。」陳女士原本還氣喘吁吁,霎時平緩了不少。
兩小時的音樂饗宴,來自心蓮團隊與社服室平時緊密合作的深厚默契。社服室林怡嘉主任特別感恩音樂志工劉振慶師兄、梁宵中老師與癌關志工大力相助,帶來了樂器、點心、蛋糕、水果、現打蔬果汁,他更邀請劉師兄未來繼續帶著拿手樂器絕活,到心蓮病房灑播愛。
◎感恩、尊重 中醫部展現醫師愛
中醫部早早籌辦了護理師節慶祝活動,由全體醫師寫下護理同仁的優點,一一寫進感恩卡,贈送給每位護理師,醫師票選前三名的優秀護理師則另外頒贈獎金與獎狀。十一日上午八點,第二院區大廳醫師們自己佈置場地、負責音控,廖子嫻醫師擔綱彈鋼琴營造氣氛。趁開診前集合的護理師都很高興,因為這次是醫師們擔任招待,他們是主客。
總策劃鄭宜哲醫師表示,中醫醫療以門診為主要型態,因此跟診護理師特別重要,四月底醫師們就討論如何表達感恩,決定選購護手霜送給每位護理師,也為了表揚專業服務特別優良的同仁,舉行醫師票選。
王人澍副院長與中醫部主任陳建仲共同揭曉前三名護理師,由於第三名同分,所以有四人獲獎,分別是:李姿慧、劉育珊、羅可旆與丁靜蘭,還慎重的由各分科主任一一唱名,唸出獲選代表的事蹟。
每位同仁的感恩卡,一律工整寫出七字一句的讚美事蹟,而且專屬於每位護理師,看出醫師們的重視。門診護理長徐殷綺也到場,代表護理同仁感謝中醫部醫師的疼惜與照顧。
星期六這天,不到卅分鐘的聚會,把「感恩、尊重、愛」的精神延續到中醫門診,候診病患也一起感受到歡樂感恩的氛圍。
◎護理師來浴足 禮謝親恩尋回初心
感恩氛圍也呈現在第一院區大愛講堂,廿組親子、婆媳與懿德母女共同參與了浴足活動,這是去年父親節後,再次舉辦的浴足活動,特別以護理師為主。主持人靜淇師姊表示,父母是堂上活佛,為母親浴足也是浴佛,臺中慈院在三節合一的日子,舉辦浴足特別有意義。簡守信院長為大家簡報,藉大林個案說明母親總是默默守護的角色,談到子女應該盡孝的意義,更以大林護理師工作情景配上「膚慰」這首歌,說明護理師工作初心與辛勞,他也以臺中慈院發展護理師智慧工作系統,作為獻禮,請護理師同仁與家人放心,他們在慈濟醫院會受到良好的照顧。簡院長更一一獻上康乃馨、淨露淨皂與寬心油等禮物,祝福每位母親佳節愉快。
督導鄭榮峰夫妻都是護理人員,帶著兩個女兒與會;督導楊慧貞由兩個兒子跟先生陪同,兩家都是四人出席。大夥笑稱,兩位督導分別生了三女、三子,年紀也相仿,乾脆變成兒女親家。護理長范姜玉珍陪著公婆與先生出席,莊淑婷副院長、感控護理師邱毓慧、心蓮黃美玲護理長帶著媽媽與女兒一同參與。供應中心技術員王淑惠與就讀國中的兒子一起來,陳淳涵專師則是帶著讀幼稚園的女兒,廖婉婷與吳袖蓉則是和媽媽一起參加。護理同仁沒忘了長期陪伴的懿德媽媽,八B病房陳葦芝、李妙俞與十一B的劉晏伶、力玫君還有護理部主任劉宜芳,分別陪伴五位懿德媽媽參與盛會。
活動沒開始,坐在李妙俞身邊的懿德媽媽羅春蓮就已經頻頻拭淚,她說,自己的孩子都沒這麼貼心,她覺得很感動。浴足時,妙俞一面洗還一面幫她按摩,春蓮師姊捨不得的握住妙俞的手,不好意思讓她服務。邱毓慧護理師為母親浴足時,母女眼眶都紅了,第一次幫媽媽浴足的毓慧眼淚直流,久久不能自己。范姜玉珍護理長和先生一同幫婆婆浴足,婆婆感覺好幸福。黃美玲護理長幫媽媽浴足時,小女兒則是拿著相機在旁邊拍照。楊慧貞的兩個兒子,一左一右分別伺候,浴完足,還一左一右的幫媽媽搥背,讓慧貞督導開心的合不攏嘴。也是三代偕伴的張曉茜督導才剛為婆婆浴完足,女兒也捲起袖子幫自己浴足,讓曉茜督導相當驚喜。心蓮病房吳袖蓉護理師的媽媽眼睛不好看不到,平常都是袖蓉親自照顧,他帶著媽媽來浴足,還幫媽媽按摩肩膀手臂,讓媽媽直說好舒服、好幸福。
人文室還準備了紅豆師伯的紅豆牛奶讓子女餵母親,讓母親們吃在嘴裡、甜在心裡。最後透過一家人歌曲帶動,把大家的眼淚、歡笑與感恩圈在一起,共同留下美好記憶。
◎母嬰親善研習 傳承知識禮讚生命
有感性活動的美好,也有知識傳承的理性務實,由臺中慈院小兒科主辦的母嬰親善研習會在十一日舉行,有獲得母嬰親善全國第一佳績的口碑,吸引了一百七十位專業人員參加,小兒科李敏駿主任更親自上場主講。
臺中慈院洪玉芳護理長表示,研討會不只讓護理人員瞭解並熟悉如何推動與協助新手媽媽哺餵母乳,或符合母嬰親善醫院及國際愛嬰醫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真正理解哺餵母乳能讓嬰兒與母親的接觸更加親密,從實證數據也證明,天賦的親子根性確實存在,像哺餵母乳能讓嬰兒呼吸、心跳平穩,情緒穩定。相對於孩子,研究也顯示哺餵母乳的媽媽罹患乳癌及卵巢癌的機率,要比沒有哺餵母乳的媽媽低很多,顯示哺餵母乳對母親的身體狀況也有好處。
李敏駿主任更強調,母親願意哺乳能夠促進子宮恢復,減少產後出血與缺血性貧血,從醫學上看確實有實質意義。課堂上,他分享自己三個孩子的成長給學員:膚觸不只安撫孩子情緒,更增加瘦體素的產生。意識到「生之源頭」如此重要,李敏駿表示,如果孩子從小都情緒安穩,將來社會當然更好,所以推動母嬰親善是他的使命!
傷口護理師張華如下個月就要生產,大腹便便還趕來上課,他表示雖有專業的護理知識,但要當一位新手媽媽仍然有許多對生命的疑惑,工作中也會有病患會詢問他相關問題,乾脆自己來上課。果真,透過學習,他重新認知自己將作為母親的承擔,更願意為孩子付出。
原來,親子相依相生的緣份如此深厚,更讓學員在專業外,體悟生命真諦,也禮讚生命的美好!
(文\圖:公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