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杏林四十年造福聽障兒童 許權振副院長獲「卓越貢獻獎」
臺中慈院許權振副院長「多年致力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二日獲大臺中醫師公會頒發「卓越貢獻獎」殊榮,全院同仁與有榮焉。
臺中縣醫師公會今年改名為臺中市大臺中醫師公會,醫師節前夕頒發醫療貢獻獎,包括:卓越貢獻、優秀精進、新進才俊與熱心公益四項,以表揚學術研究領域學有專精、致力醫療服務與熱心公益的醫師。其中,「卓越貢獻獎」全大臺中僅五人獲獎,最為難得,許權振副院長因「多年致力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獲此殊榮,並代表獲獎者致詞。
許副院長說,從醫學院畢業拿到醫師證書算起,今年邁入第卅九年,多年來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的理念,當初是基於從事學齡前聽損兒早療的雅文基金會創辦人倪安寧的一句話,希望「廿年後台灣沒有不會說話的聽障兒」。努力推動近了十年,終於獲政府重視的結果,前年三月起,所有新生兒都可以接受免費的聽力篩檢,讓先天性聽障新生兒早日治療,能和正常兒童一樣聽和說。如今回想起來,這份堅持很有回報。
他進一步說明,以前一般先天性的聽障兒的診斷,是到兩歲或以後,已過了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所以沒法講話,其實早點診斷,經由早期療育助聽器、電子耳植入,聽障兒就能從可以聽到可以講話,這是很有意義的事。
得到獎項肯定,許副感謝雅文基金會,推動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的工作夥伴以及臺大耳鼻喉部耳聾基因研究團隊,還有臺中慈院的推薦。他肯定「臺中慈院目前是全國主要的人工耳蝸植入中心之一,每年造福不少全聾幼兒,使他們能夠接受手術,有正常的聽力與語言發展,進入教育、聽和說,進入有聲的繽紛世界。」獎項代表肯定和鼓勵,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未來會繼續努力,服務社會。
事實上,許副身為人工電子耳手術亞太的專家、世界級學者,不吝傳承,指導年輕醫師的用心,點點滴滴都在學生的心裡烙下學習的刻印,仁心仁術堪稱醫界楷模。難得的是,今年二月加入臺中慈院團隊以來,各項人文活動幾乎都能看見他的身影,他對於社會服務與責任的承擔,特別有感觸。與同仁互動親切和藹,讓人如沐春風,獲頒「卓越貢獻獎」殊榮,也讓臺中慈院全院同仁都與有榮焉。
(文/曾秀英、圖/大臺中醫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