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團隊全面品質管理發表 產兒科團隊獲十萬元首獎
臺中慈院三月廿六日舉行全面品質管理發表活動,由各團隊逐一上台報告,展現歷時一年來的努力成果,最後由產/兒科/護理部/麻醉科/門診個管師組成的跨團隊組合勇奪首獎。評審們稱讚簡守信院長提出十萬元獎金及許權振副院長全程參與活動,可見臺中慈院院方重視品質管理。各團隊發表也活力十足,尤其跨團隊形式合作,展現出醫療專業的合作默契,更贏得評審一致肯定。
「他生出來之後就是躺在我身上至少有三、四分鐘吧!我很清楚看到他的長相,摸到那種感覺就是說他真的是我的小孩,很奇妙!感覺就是比較真實一點!」影片中一位剖腹產媽媽說出第一次與寶寶肌膚接觸的真實感受。媽媽回顧當時寶寶宏亮哭聲,左手輕拍寶寶背部,流下了眼淚。由產/兒科/護理部/麻醉科/門診個管師團隊發表的主題是「提升剖腹產母嬰皮膚接觸時間」,團隊用心整理資料、改善流程,還邀請媽媽現身說法,請公傳室協助採訪攝影剪輯配樂,醫護團隊同仁的用心和媽媽誠摯的分享,感動了全場。
家醫科/護理之家/復健科團隊合作發表「降低護理之家住民跌倒發生率」,同仁扮演病人和照護人員,上台帶動唱由「小蘋果」歌曲改編的「輕安自在好幸福」,炒熱現場氣氛,活潑演出獲得熱烈掌聲。歌詞改編和帶動唱是團隊成員搭車到台北參訪途中,就在車上由復健中心林啟文副主任填詞,大家一起練習,展現成果。
臺中慈院品管圈活動已經邁入第五屆,去年開始,大幅使用更多元的品管手法協助臨床進行品質改善專案,並優先將重點聚焦指標異常與安全通報較多的流程及系統。今年TQM改善主題的廣度和深度大幅增加,嘗試成立跨科整合團隊,結合醫療、護理、資訊、麻醉、復健、社服、藥學等不同專業領域,真正把「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落實在日常醫療照護工作。每組團隊報告內容充實,不只表演,還有各類數據、報表、改善方法、執行成效、影片等,都是有備而來!
品管中心張心怡副主任去年六月起,每個月至少一到兩次與各圈成員開會,依照各圈的資料呈現,挑選適合的品管手法,從資料蒐集到驗證問題真因、對策行動施行至確認效果,每個步驟都是一步一腳印將品質內化到日常作業程序。
發表會首獎十萬元受到全院矚目,許權振副院長、品管中心林昌宏主任主任、張心怡副主任以及許多同仁到場參與,更邀請中衛發展中心顧問張國昌、屏東寶建醫院副院長趙正芬擔任評審。許副院長說,從發表題目可以看出慈院同仁對醫療品質的用心跟投入,特別感謝兩位評審指導,讓慈院同仁更精進投入品質管理。
中衛發展中心顧問張國昌。
屏東寶建醫院副院長趙正芬。
第一名產/兒科/護理部/麻醉科/門診個管師團隊領獎,
佳作團隊三位代表領獎(右)。
評審中衛發展中心顧問張國昌講評,肯定各圈展現團隊精神,充滿活力,表現用心,尤其跨團隊的形式更是難得,醫師也很投入。評審亦提出建議,如果報告的工具方法不完整,可能會造成書面作業很繁瑣,建議應瞭解工具的正確意涵,才能清楚呈現成果。
屏東寶建醫院副院長趙正芬說,活動到最後還有許多人一起觀摩,她覺得很感動,醫師和團隊一起參與報告,展現醫療專業,一起為提升服務病人品質努力,非常值得肯定。(文、圖/湯智斌)
名次 |
團隊 |
發表主題 |
---|---|---|
第一名 |
產/兒科/護理部/麻醉科/門診個管師團隊 |
提升剖腹產母嬰皮膚接觸時間 |
第二名 |
家醫科/護理之家/復健科/社服室團隊 |
降低護理之家住民跌倒發生率 |
第三名 |
身心醫學科/社服室/急診團隊 |
改善急診自殺病人相關作業流程 |
佳作 |
胸腔內科/7A、7B、8B、9A病房團隊 |
降低病房病人跌倒傷害率 |
腎臟內科/血液透析室團隊 |
建立洗腎病人水份測量作業流程 |
|
神經外科/專師組/出院準備服務團隊 |
降低出院病人14天再入院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