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下交心座談 慈院獨具感性下午茶
忙碌的醫療工作,慈濟家人的關懷與松風鳥語是滋長同仁心靈的最佳養份,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十六日與護理部廿餘位主管,在後山園區舉辦下午茶溫馨聚會,談天說地之間,拉近彼此的心。
這場別出心裁的浪漫下午茶,是簡院長依臺中慈院特色精心規劃的聚會,由護理部先開始。難得的忙裡偷閒,人文室與總務室精心佈置場地,另有飲料與點心,枝頭不時傳出啾啾鳥鳴,深吸一口芬多精讓人更加放鬆,身心享受更勝五星級飯店下午茶。
護理部主任張梅芳與多位督導、各單位護理長廿多人,跟院長室主管在松樹下圍坐談心。許權振與莊淑婷副院長不約而同指出,臺中慈院比其它醫院更有一家人的感覺,希望大家不必有階級之分,有什麼困難需要院長室主管幫忙,大家共同面對,一起解決。
「臺中慈院護理部相對於其它慈院來說更加穩定,專師人力愈來愈充足,制度也愈來愈穩定。」簡守信院長強調,人永遠是最重要的,護理同仁的素質提升跟陣容的穩定看得出來,臨床科在中部排上前面的科也愈來愈多,許副院長、蔡副院長帶動耳鼻喉科、眼科的氣勢,再看看泌尿科、一般外科的氣勢,大腸直腸科邱建銘領導的團隊,也獲得肯定,相信把握因緣,用真心去照顧病人,當自己壯大起來,就能影響臺中的其它醫院,步步踏實服務病患。
前一波新聞事件,有很多關於慈濟的不實傳言,簡院長利用機會澄清,也說明臺中慈院規劃「心靈講座」,邀請醫師群前進社區,透過機會,增加跟師兄姊的互動,讓大家了解事實真相,談臺中慈院的進步。他說,這才能讓慈濟人成為真正生命共同體,師兄姊會真正支持我們、對我們有信心,有需要服務就會來,讓慈濟人感受到不是他們來護持臺中慈院,而是我們做很好的照顧。
「病人第一線感受到的是護理的愛跟那份關心,小小地方的膚慰產生出來的影響就很大。」簡院長勉勵護理品質提升更好,他說,護理部的主管對同仁影響很大,這就是氣氛、磁場,職場裡要塑造健康磁場,要的是一份正氣,文天祥的「正氣歌」寫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上則為日星,下則為河嶽,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簡院長說,有那份正氣,就會形成一個正面、柔軟的力量,帶給病人不一樣的感受,就能影響家庭、單位的向心力。
簡院長跟護理同仁談天說地,分享在慈院看見的感動,從關懷罕病女童,探視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癱瘓年輕男子,他認為,與其母親節送禮物、買蛋糕,不如跟家人聊聊慈濟幫助個案家屬的故事,會來得更珍貴,讓家人了解,孩子在在醫院做了這麼多有意義的事,,讓他們明白慈濟不是像外面講的那樣,讓父母安心,這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愛好人文藝術的簡院長也提起兩部讓他很感動的電影:因為演員之一的保羅沃克車禍死亡而票房大賣的《玩命關頭7》,好萊塢的製作能把他的離別弄得那麼溫暖,很不容易。另一個是蘇丹內戰種族滅絕,難民跑到肯亞,再把握因緣去美國,片尾最後打出「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go far, go together.」如果要走得快,一個人走,如果要走得很遠,就得一起走。他語重心長的說,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一個人走,常常走著走著就算了,團結的力量很強,要走長遠的路就要大家一起走。
護理部主任張梅芳,報到未滿三個月,他說,臺中慈院真的是一家人,一位罹患肺癌的護理長,住院醫藥、看護費,都是醫院出的,每個月還支付兩萬五千元薪水,相信沒有任何一家醫院做得到。而同仁反應的所有問題,院長室都幫忙解決,並建立溝通管道反應平台,大家要好好珍惜,並成為同仁學習的榜樣。另一位才從花蓮慈院轉來的護理長劉慧玲則說,志工師姑師伯把人帶到病房,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人力、休假也相對穩定,這是大家的努力。
眾人輕鬆談話配著水果、點心跟飲料,簡院長感性的說,一個人千萬不要自外於環境,有時要流汗、有時要心跳加快一點,不能永遠在冷氣房裡,有機會要讓自己更健康一點,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還是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忙到像陀螺一樣,會不知道方向,都是任人擺佈,臺中慈院得天獨厚,有這樣的後花園,有空就到後山園區走走,松樹會告訴你答案,麻雀也會跟你低語,在這裡,用微風滋長心靈。溫馨的座談結尾還附贈園區天然健康的高麗菜,一群娘子軍開心的抱走戰利品,與松風相約下次聚會。
(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