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關懷故事分享 醫療人文展現愛的能量

 

九月十七日  上人行腳臺中慈院,溫馨座談護理部和台中慈濟護理之家分享的故事,體現愛與人文關懷。醫療報告也有豐富成果,中西醫合治正是臺中慈院積極發展的特色,個案中展現滿滿愛的能量。簡院長說,專業與人文相乘會產生極大力量,人文永遠是醫療最重要的CPU,希望慈院團隊用心照顧病患。  上人稱讚在臺中慈院看到真誠的愛,期勉四大志業繼續做好醫療人文,慈濟人盡心力更上一層樓。

七個月又十七天過去,九月十七日,  上人再次行腳臺中慈院,上午抵達慈院受到慈院同仁、志工、病患大德合十歡迎,幾乎擠滿了一樓大廳。  上人見到小朋友,親切地摸摸他的頭,也關心坐著輪椅病患大德的病情,大德們雙手虔誠合十問訊,掩不住內心欣喜。

一大早,慈院餐廳就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午齋香積作業由營養組與中西區二志工準備約四百份,以清爽為原則,用蔬鮮五榖飯,加入杏鮑菇、新鮮黑木耳、高麗菜,還有精心設計的醬烤五香豆乾、彩椒珊瑚菇、清香什蔬、枸杞油菜、四果養生湯,菜色鮮豔又爽口。

1_11442541540071_335d3.jpg

志工協助準備香積,菜色鮮艷清爽。

2_21442541548787_3a11c.jpg

志工協助準備香積,菜色鮮艷清爽。

午齋後的溫馨座談由神經內科郭啟中醫師主持,首先由參與培訓同仁分享心得。9B病房同仁許凱婷細數與慈濟因緣,一直到現在照顧癌末病患,仍謹記  上人叮嚀,感恩有機會學習付出,幫助病患面對死亡,覺得自己真正長大了。神經內科主任曾啟育參與培訓法喜充滿,尤其聆聽法華經後,很有踏實感,對照日前社會上充滿慈濟不實傳聞風暴時,  上人以實際行動做給慈濟弟子看,真的很感動,向  上人保證每天會看筆記,持續精進。心臟外科主任余榮敏參加培訓倍感榮幸,他從古文字中瞭解「慈即是愛也,濟即是渡也。」的真正意涵,所謂慈濟就是「慈悲濟世」,更加體認  上人所說的「普天三無」: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收穫滿滿。

Image-1_7ad0f.jpg

許凱婷分享培訓心得。

Image-2_bc871.jpg

曾啟育主任分享培訓心得。

Image-3_d5eb2.jpg

余榮敏主任分享培訓心得。

護理部帶來滿滿愛的故事,急診李玉茹護理長分享「記憶的角落」,他得知罹癌的鄧女士家屬心情,決定幫助他們「讓愛不遲到」,在母親節前夕用影片、鮮花表達對媽媽的愛,鄧女士五月往生,家屬對慈院團隊充滿感恩。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王佳玲護理長分享「小愛化大愛」故事,王先生因車禍昏迷,經過醫護團隊共照資源照護,長時間陪伴,愛的照護不間斷,已恢復意識,家屬感恩在心投竹筒外,甚至王先生還發願要皈依。沒忘記初發心的王護理長說,看到王先生燦爛笑容,一切都值得了。

Image-4_9515c.jpg

李玉茹護理長「記憶的角落」故事分享。

Image-5_98910.jpg

王佳玲護理長「小愛化大愛」故事分享。

台中慈濟護理之家陳秋珍護理長分享「紅色牛奶的魔力」故事,一位叱吒商場的賴先生,罹患口腔癌後住進護理之家,卻接連發生許多脫序行為,團隊積極尋找原因,努力幫助賴先生穩定情緒,現在能下棋,參加書法班,活力十足。家屬滿懷感謝,直說秋珍阿長是他生命中的貴人,幫了很多忙。梁玉欣護理長抱持初發心,一年多前決定從志工轉到護理之家工作,透過照顧幾位老人家故事,他發現這個愛的團隊,給予愛、尊重和關懷,發揮人文特色,在這裡大家做得滿心歡喜,看到了希望,也期待同仁要勇於承擔。社工師林政芬除了分享評鑑點滴心情,還有幾個讓他印象深刻的故事,例如:護理之家為老奶奶孫女舉行訂婚儀式,由奶奶親自送上祝福;還有一位老爺爺在團隊專程陪伴拜拜後,才願意安心接受開刀。這讓他體會到服務老人家應該要微笑,給予尊重,老人家才不會有被拋棄的感覺。

Image-6_c3f1a.jpg

陳秋珍護理長分享台中慈濟護理之家溫馨故事。

Image-7_5b013.jpg

梁玉欣護理長分享台中慈濟護理之家溫馨故事。

Image-8_81841.jpg

林政芬社工師分享台中慈濟護理之家溫馨故事。

溫暖的醫療照護故事外,醫療報告也呈現各科與跨科努力,展現豐碩成果,包括:一般外科與肝膽腸胃攜手為早期胃癌病患解除病苦,血液腫瘤科及神經外科分別與中醫進行的中西醫合治,耳鼻喉科、眼科及胸腔內科帶出團隊合作精神,醫護和合互協搶救胸腔內科劉建明醫師,劫後重生的劉醫師與神經外科江俊廷醫師恢復健康後,發揮更大良能。

復健科蔡森蔚主任擔任串場重任,簡單的介紹讓大家更了解每一位報告醫師的背景。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分享以肝癌、胃癌與跨專科合作的個案說明,依早期到晚期不同病程,選擇傳統或是微創手術,提供病人最好的預後。腸胃內科蔡松茂醫師則是進一步說明,早期胃癌病人的癌細胞還在表淺位置,若以標準外科手術治療方式,會讓這類病患付出較多的代價,他採用日本的「內視鏡黏膜下切除」技術,像是剝橘子一樣,剝除表皮癌細胞,術後僅有胃潰瘍的悶痛感,個案病理報告也顯示病灶完全切除,兩三天就可以出院。

Image-9_466e3.jpg

余政展主任。

Image-10_64971.jpg

蔡松茂醫師。

中西醫合治是臺中慈院努力的重點方向,神經外科楊道杰醫師、中醫部黃仲諄副主任,及血液腫瘤科李典錕、中醫部莊佳穎醫師,分別報告腦中風與癌症治療的臨床合治個案。昏迷指數只有三分的阿嬤,狀況非常不樂觀,經放置血管支架加上中醫與復健,目前已能自己行走;淋巴癌女性病患第一次化療後全身乏力,在中醫支持調養下,順利做完療程,追踨結果癌細胞已不見踨影。

Image-11_a339b.jpg

黃仲諄副主任分享中西醫合治成果。

Image-12_09ac9.jpg

楊道杰分享中西醫合治成果。

Image-13_a4cbc.jpg

李典錕、莊佳穎醫師分享中西醫合治成果。

電子耳權威——許權振副院長,推動嬰幼兒聽力篩檢多年,他所帶領的臺中慈院耳鼻喉科團隊是目前中部地區最大的「人工耳蝸植入中心」,他推動建制的「聾基因檢測平台」,所有檢測結果將加入全國最大聾基因庫及流行病學資料。胸腔內科倪永倫醫師報告的個案十分神奇,一位久咳不癒的伯伯,被其他醫院診斷為肺癌、肺部纖維化,家人擔心不已,經慈院門診說明後,再做一次支氣管鏡檢查,靠團隊接力,前後花了三倍時間夾出硬物,竟是植物組織塞在氣管,造成肺葉榻陷,移除後咳嗽不藥而癒。

Image-14_3de90.jpg

許權振副院長。

Image-15_d7f02.jpg

倪永倫醫師。

「我都快忘了自己長得什麼樣子!」眼科李世煌醫師聽見失明的患者這麼說,不免心酸。他說,蔡顯揚副院長帶領團隊在手術室顯微鏡下耐心、細心分開沾黏的視網膜,手術一做就是七、八個小時,用廢寢忘食換來病情改善的欣喜成果。

泌尿科謝登富醫師與胸腔內科劉建明醫師這一對醫學系的好同學,以個人專業提出醫療個案報告外,謝醫師也分享醫護團隊合作把他的同學從生死關頭搶救回來的經過。劉醫師曾罹患高死亡率的福尼耳埃氏壞死性筋膜炎,變成謝醫師的病人,但他在病榻跟病魔奮戰之際仍不忘病患,讓搶救他的醫療團隊很感動。劉醫師在懺悔、頓悟中體會到「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未來在生活、工作中不能再像以前任性,會用健康的身體回報同仁與家人。

神經外科江俊廷醫師疼痛科的專業,減輕病患多年的痛苦,他用三個個案說明從這個最沒有利潤的門診如何看見最大的福報。八十二歲的阿嬤經過治療,終於可以走著去參加六十年的小學同學會,再加上認真做復健,效果不言可喻。還有傾聽癌末疼痛難行的喑啞病患心聲,替他改善疼痛,被他視為「後半生最好的朋友」,最讓人感動。

Image-16_466d6.jpg

李世煌醫師。

Image-17_52ce2.jpg

謝登富醫師。

Image-18_3fbc1.jpg

劉建明醫師。

Image-19_2f55e.jpg

江俊廷醫師。

今年接連發生空難、尼泊爾震災、八里塵暴與蘇迪勒風災,災難一個接著一個來,可見「普天下災難何其多」,  行腳因此延後到九月才成行。  上人嘉許臺中慈院團隊合和互協搶救劉建明醫師,正是讓人感動的愛的能量,也肯定中西合治是既定方向。

簡院長說,臺中慈院中西醫整合短時間做出特色,還有眼科、泌尿科等特色科別,一定要把專業做好,相信專業乘以人文,會產生很大的力量,而人文永遠是醫療最重要的CPU,希望大家能用心照顧好病患。

22_IMG_0296_4968f.jpg

上人讚許在臺中慈院看到真誠的愛,期勉四大志業做好醫療人文,更上一層樓。

上人聽了溫馨分享放心又歡喜,讚許在臺中慈院看到真誠的愛,慈濟人投入蘇迪勒颱風救災就是展現愛的能量,希望醫療人文就從慈濟開始,四大志業都少不了,繼續做下去,成為一種文化,期勉慈濟人腳踏實地,誠正信實,盡心盡力更上一層樓。
(文/公傳室;圖/公傳室、李詠妍)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