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將近 臺中慈院動員趕製尼泊爾幣福慧紅包
四月尼泊爾發生強震,慈濟持續送愛不間斷,即將歲末,慈濟人特地製作尼泊爾幣福慧紅包給災民送上祝福。擔任尼泊爾勘災醫療團團長的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十月十四日率先各院,帶領臺中慈院同仁完成六百個福慧紅包。簡院長說,尼泊爾幣福慧紅包代表同仁對尼泊爾持久不斷的關心,希望讓尼泊爾民眾瞭解佛陀故鄉和遠在臺灣的另一個佛陀故鄉,心心相連,關懷尼泊爾土地上的人民。
尼泊爾強震造成慘重傷亡, 上人關心當地災民,慈濟組成勘災醫療團,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擔任首發團長率團員踏上佛陀故鄉賑災,陸續還有許多醫護同仁與慈濟人分批投入賑災,膚慰災民身心靈。歲末將臨,因緣殊勝,慈濟基金會以尼泊爾幣製作福慧紅包與尼泊爾菩薩結緣,十月廿三日將委由來台的尼泊爾Nirdesh醫師帶回,總數量三千九百個,邀請慈濟六院醫護團隊共同成就。
臺中慈院團隊一接到訊息,隨即率先動員製作福慧紅包。十月十四日一大早,北屯三區師姊已經在慈院二樓眼科旁的人文空間,備妥白膠、鑷子、錢幣、稻穗等物品,簡院長率領副院長蔡顯揚、許權振、莊淑婷、護理部主任張梅芳等院部主管及醫護同仁,七點半開始製作福慧紅包。
簡院長說,這次很特別的是用尼泊爾幣製作福慧紅包,尼泊爾幣正反面分別是牛耕田和喜瑪拉雅山圖像,是很有氣質的錢幣,雖然製作時間很趕,但是希望大家能用感恩虔誠的心,讓尼泊爾醫師把這份祝福帶回去,祈求災民們平安。
這次製作福慧紅包的步驟比起過去簡單,檢查紅包兩面確認沒有瑕疵後,依摺線折出摺痕,分別黏貼宇宙大覺者圖、三顆稻穗及尼泊爾幣,用鑷子和手把稻穗及錢幣壓緊,就大功告成。看似簡單動作卻也考驗大家的細心程度,尤其在黏尼泊爾幣時環形上膠,許多同仁一時之間無法正確塗在環形範圍內,經過多次嘗試,終於完成福慧紅包,很有成就感。人文室貼心架起大螢幕投影播放播製作步驟,還有師姊一旁教學,大家才越做越順手。
十四日上午約有九十位同仁陸續投入製作福慧紅包,接近中午時全數完成。第一次做福慧紅包的復健科主任蔡森蔚曾加入尼泊爾勘災醫療團,做尼泊爾幣福慧紅包感受很深刻。他說,一早帶著歡喜心做福慧紅包,就聯想到他幫助過的尼泊爾災民,希望透過福慧紅包能讓慈濟宗門在尼泊爾扎根和蓬勃發展。這次福慧紅包設計精美漂亮,剛開始不知道要怎麼做,實際做起來並不覺得很困難,他每年都很期待能拿到福慧紅包。
10B病房護理師張雅雯說,做福慧紅包需要用精細動作才能完成,剛開始做很怕黏得不好,黏錢幣是最困難的部份,如果環形上膠沒有塗好,就會塗到錢幣表面,很不好看,後來動作熟練越做越開心。他很期待參加歲末祝福能拿到福慧紅包,會用感恩的心珍藏福慧紅包。
(文、圖/湯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