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幹細胞捐贈系列二》化遺憾為助人動力 工務室陳明揮把握行善機會
工務室承擔醫院許多繁瑣事項,服務於工務室的陳明揮總跟著每日任務團團轉,只能邊工作邊說著捐髓歷程。手上忙碌的工作沒影響他的記憶,談著談著,終於對於他的骨髓幹細胞捐贈,有了完整輪廓。
花蓮慈濟醫院許文林副院長關心陳明揮(林家慶提供)
捐贈前的血壓檢查(林家慶提供)
2005年陳明揮的母親罹患血癌,他說當時不知道可用骨髓幹細胞移植的辦法,或許有機會延長母親壽命,直到有人告訴他時已經晚了。藏在心底的遺憾成了動力,他在母親過世的後的兩年--2007年培訓慈濟社區志工,當時台中縣大雅鄉農會舉辦骨髓幹細胞驗血建檔活動,陳明揮一心參與驗血建檔,讓無法救母親遺憾轉為搶救其他人的一線生機。也是這年一月臺中慈濟醫院啟用,他也來到醫院服務。
因緣來得很快,2009年10月大雅區關懷小組志工林家慶師兄通知驗血配對上了,對象是大陸12歲小朋友,由於他的身體狀況一直很不理想,陳明揮中間陸續接到3次打生長激素通知,但最後都是無消無息。等待期間,陳明揮不斷告訴自己須保持身體健康,陳明揮提高運動次數、騎機車行進都留意交通安全、每天上班在醫院大廳佛陀問病圖前合十祈禱,甚至放棄當年預計參加的國際賑災活動,只因為擔心飛行異地讓身體產生變化。
等待八個月,終於在2010年6月29日順利在花蓮成功捐贈,陳明揮表示:「過程共八個多小時,兩條管子插在左手像是捐血」,他感恩同陪到花蓮慈院的林家慶師兄一路照顧。陳明揮回憶,捐贈前花五天注射五次生長激素,只感覺身體有微熱刺痛感,並沒有其他不舒服,捐贈後一周不能提重物外,生活也並無影響。
幾個月後,受贈者家屬透過慈濟基金會寄給陳明揮一個亞運紀念玉珮還有卡片,卡片寫著「感謝救命之恩,好人一生平安」!陳明揮當時內心默默祝福這位已受贈的小朋友,一如他當年在佛陀問圖前的祝禱,祝福孩子健康快樂,期望有天能與他見面。想念跟他一樣基因的陌生孩子,一如孺慕錯過因緣的母親,遺憾化成祝福,彷彿也是母親帶他走過這段歷程。
受贈者家屬送給陳明揮亞運紀念玉珮及感謝卡片(陳明揮攝)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頒發給陳明揮感謝牌(陳明揮攝)
難得的成功捐贈經歷,每次大雅區舉辦驗血建檔活動,陳明揮就會現身說法,分享捐髓過程。他想到一次勸捐經歷,一家西藥房老闆的兒子配對成功,但老闆擔心兒子捐髓後會影響健康而猶豫,負責勸捐的慈警會師兄呂源和邀請陳明揮去藥房分享捐贈經過,陳明揮告訴老闆:「 上人創立的骨髓捐贈,不會為了救一個病人,去傷害另一個健康的人,您看,我現在活得很好,身體也很健康」,現身見證讓老闆放下憂慮同意兒子捐贈,但很可惜配對成功的病人卻等不到機會了。這經驗讓陳明揮感觸,配對不容易,勸捐也很難,時間不等人,如果配對成功的人能早些決定,或許病人可以爭取更多活下去的機會。
陳明揮的太太在2007那年,原本要跟著一起驗血,但忙著家務晚了些時間到會場,當天的150支已完成而錯失,再想到要驗血時,已經超過45歲無法建檔,陳明揮感觸的說,行善也要把握機會。(文/呂榮浩、圖/陳明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