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往診 實習生傳承慈濟精神

 

「病人無法到醫院看病,醫師就到家裡看診」是臺中慈院堅守  上人教導的往診精神,八月九日臺中慈院醫療團隊結合五科同仁前往太平往診,還安排多位實習生同行,讓他們在過程中體會慈濟人文活動,看見醫療團隊以具體行動展現對案家的關心,學習到「醫療不只看病,更要從『心』解決病人的癥結問題,讓案家感受到如家人般的關懷」。

八月九日結合五科室的醫護團隊前往太平探視三位同住老人,讓實習生們有機會接觸不同職類,近距離感受往診的具體行動。

窄小的二樓老舊公寓住著三位長輩,其中,兩位是張姓親姊弟,年邁的姊姊雖自己有家庭,但為了單身又罹患重病的弟弟,同住這裡方便照顧。另一位姓楊,是慈濟基金會的長期濟助戶,獨居的他因房東不續租被迫搬家,好友張奶奶讓他分租房間才有棲身之所。三人都高齡,身體又有病痛,蟄居一起相互照應。

團隊抵達時,楊女士早忍著腰痛在樓下幫忙「喬」停車位,實習生們見狀紛紛下車幫忙。原本坪數就不大的居屋,團隊人馬一下佔滿空間,兵分兩路檢視兩位老人家的藥物、量血壓、血糖,問診聲起落,小空間變得超熱鬧。

醫療團隊兵分兩路為兩位長輩檢視用藥、三高問題,問診聲此起彼落讓小空間變得超熱鬧(江柏緯攝)。

醫療團隊兵分兩路為兩位長輩檢視用藥、三高問題,問診聲此起彼落讓小空間變得超熱鬧(江柏緯攝)。

新陳代謝科尤咨云醫師(左)與護理師幫楊女士驗血糖值(江柏緯攝)。

新陳代謝科尤咨云醫師(左)與護理師幫楊女士驗血糖值(江柏緯攝)。

實習生只是在旁觀摩,看見學長姊的用心,心中都感動著往診意義。張先生年輕時是個老菸槍,罹患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平常仰賴製氧機呼吸,嚴重時從客廳走到廁所就氣喘吁吁,也隨身帶著「支氣管擴張劑」,防止突發的大氣喘。新陳代謝科醫師尤咨云發現藥品的來源有疑慮,與藥師追問才說是朋友「幫他」去其他院「看診」、「拿藥」再給他用。 

尤醫師非常擔心:「雖然藥物對他肺部有應急的必要,但劑量並不適合」,他建議還是到醫院門診檢查,再開適合劑量的藥。此外,脊椎神經壓迫也經常困擾著張先生,但阻塞性肺病讓他無法開刀治療,只能透過止痛劑減緩痛楚,但就必須注意三高問題與腎功能。社工師劉佳宜仔細聽醫囑,再翻譯、解釋給張先生聽懂。

實習生們在旁觀摩營養科學姊的用心,感受往診的意義(江柏緯攝)。

實習生們在旁觀摩營養科學姊的用心,感受往診的意義(江柏緯攝)。

尤咨云醫師(左)與黃湘容藥師(右)檢查楊女士(中)的餘藥,並了解他用藥狀況(江柏緯攝)。

尤咨云醫師(左)與黃湘容藥師(右)檢查楊女士(中)的餘藥,並了解他用藥狀況(江柏緯攝)。

兩邊團隊換手處理楊女士的狀況,他一樣有脊椎神經壓迫、糖尿病等問題,加上不識字,看不懂吃藥時間,用藥順從性不高。血糖值高達四百多的他隨時可能暈倒。營養師表示:「除了按時吃藥,飲食也必須要好好控制」。尤咨云醫師從餘藥量分析,應該沒有按時吃藥,他認為三餐以外食為主是血糖降不下來的原因之一。尤醫師特地在藥袋作記號,讓他能「看懂」、「聽懂」吃藥時間,藥師更仔細教導看懂藥袋上圖畫,直到記住。另一個棘手問題就是脊椎神經壓迫,疼痛時楊女士會買成藥或拿張先生的止痛劑吃,藥師緊張又擔心!整理過所有藥品、回收餘藥,囑咐不可以再亂吃藥。復健科技術副主任林啟文觀察步態,建議要穿護腰保護,必要時還是希望開刀治療。自各職類實習生仔細觀摩學長姊理性的專業裡,融入關懷的溫暖,學習用「心」體會往診的溫度。社服室實習生陳勁甫說:「從往診感受到的是對案家更深入的關心,更給予自己不同的學習經驗」。

尤咨云醫師(左)在楊女士的藥袋作記號,讓他看懂吃藥時間(江柏緯攝)。

尤咨云醫師(左)在楊女士的藥袋作記號,讓他看懂吃藥時間(江柏緯攝)。

復健科技術副主任林啟文建議楊女士要穿護腰保護,並建議接受手術的治療(江柏緯攝)。

復健科技術副主任林啟文建議楊女士要穿護腰保護,並建議接受手術的治療(江柏緯攝)。

醫療與技術都需要傳承,「往診」的精神更必須傳承,因為醫療團隊的細心,讓實習生們體認「往診」不只看病,更要從「心」解決病人的癥結問題。讓案家感受家人般的關懷。(文/江柏緯、謝明錦;圖/江柏緯)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