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關懷器捐遺族 延續愛的回饋
車禍意外導致半身癱瘓的鄭明仁,由臺中慈院泌尿科團隊照護多年,往生後捐出眼角膜遺愛人間,家人還將器捐喪葬補助費全數捐給慈濟基金會,讓愛延續給更多需要的人。醫護同仁三月十日前往大雅區家訪,探視遺族並緬懷他的大愛風範。
醫護團隊與鄭太太(左四)及兩位女兒(右二、右四)合影。(呂榮浩攝)
鄭明仁是醫護團隊口中的「鄭大哥」,去年11月25日往生後,醫護團隊十日家訪是第一次見到他的家人。同行團隊成員包括:泌尿科醫師劉昕和、10A病房副護理長黃湘嵐、社服室社工郭哲延及郭翠花師姊等,抵達大雅區鄭家後,眾人在「鄭大哥」靈前上香,感謝他的大捨也祝禱他全家人平安、健康。
鄭明仁與臺中慈院結緣是因為七年前的一場意外車禍,當時他下半身癱瘓、行動不便且長期臥床,引發泌尿道問題。臺中慈院醫療團隊悉心照護,但病情反覆仍得常常住院治療。前年進一步發現他罹患罕見的膀胱腺癌,鄭明仁知道治癒機會不高,決定在往生後捐出大體,供醫學生作研究,發揮最後良能。
鄭太太記得十分清楚,「先生往生前,突然從昏迷中醒來,直說要簽大體捐贈同意書,還交代後事,並向劉醫師和病房護士道謝。」可惜,鄭明仁曾做過胃造口手術未能符合條件,最終由他親自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順利捐出一對眼角膜,享年六十歲的他,得以圓滿心願。
鄭太太感恩慈院多年用心、用愛陪伴,讓家人有更多相處的時間,先生在生命最後一刻能安詳離開,與家人沒有遺憾的道別。
劉昕和醫師表示,因為鄭大哥能做的醫療有限,只能幫他緩和貧血、發燒、嘔吐等症狀,調養好身體再回家,主要還是要靠家庭支持和陪伴。10A病房護理長黃湘嵐則說:鄭大哥是樂觀正向的病人,即使擔憂自己病情,在同仁面前依舊堅強,也很配合醫生的治療,多年已相處建立家人般的情誼。
家訪目的之一也是關心鄭太太與兩位女兒,希望他們早日揮別憂傷心情,鄭太太帶大家參觀他的工作坊,秀出車縫口罩套等手工作品,還當場送給劉昕和醫師一個小錢包,讓他帶回家給女兒。團隊看到鄭太太已恢復日常生活,也終於放下心中的罣礙。
鄭太太分享,先生曾是山海屯脊椎損傷協會畫畫老師,自己也擔任過協會志工和國小特教班教助員,透過服務看見更需要被照顧的弱勢小孩,都能努力生活著,在見苦知福中逐漸轉變,面對先生離開人世的無常,也學會平靜看待。臨行前,劉昕和醫師轉贈器官捐贈協會頒發的感謝狀給鄭太太,而因器捐而獲得的喪葬補助費,則由鄭太太以鄭明仁名義全數捐贈給慈濟基金會,將愛延續給更多需要的人。
(文、圖/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