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報告全球直播 認識有故事的臺中慈院
臺中慈濟醫院25日在花蓮靜思精舍進行醫療報告,史無前例的透過全球直播,連線20多國、2600個點,同步觀看各科精彩醫療個案及溫馨醫病互動,共同認識「有故事的臺中慈院」。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上人取消往年此時行腳,簡守信院長率團隊返花蓮,臺中慈院醫療志業報告首次全球直播,現場畫面傳到20多個國家,也傳回2600個連線點之一的臺中慈院。星期六看診結束的醫護同仁對著螢幕,跟數百公里外的現場人員隔空揮手互打招呼,培訓同仁報告心得,師徒交流無秒差。
◎臨床真實事 印證慈濟醫療之美
醫療報告開始前,臺中慈院內科部主任宋育民獻唱《美》,渾厚歌聲揭開報告序幕,帶出一個又一個臨床真實故事,印證慈濟世界的醫療之美。大學美術系教授莊先生,因高度近視併發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找上眼科權威醫師蔡顯揚治療結緣;2019年不幸又發生視網膜剝離,相隔27年,仍由副院長蔡顯揚手術,幫他找回「明亮新『視』界」。莊教授特地到花蓮靜思精舍,獻上「四季謠」畫作給 上人,並感恩蔡副院長在他人生最低潮時給予鼓勵,謝謝臺中慈院提供最好的治療。
拉長情的醫療個案,也見證在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以一位克隆氏症病人就醫10年的例子,說明病人歷經多次復發,連家屬都一度萌生放棄念頭,但醫療團隊長期扶持不離不棄,在醫療進步下病情穩定,如今病人敢於憧憬未來,期望擁有自己的家庭與下一代。
先天失聰女孩2歲時,由耳鼻喉部主任吳弘斌成功以電子耳手術開啟通往聲音的道路,女孩今年已滿18歲,心願是聽力再進步,母女再度找上吳主任,看著女兒順利圓滿夢想,媽媽在採訪影像中流下歡欣的淚水,令人動容。
(楊淑蘭、吳東芸攝)
◎大醫王分別病相,隨病授藥
醫療臨床上,許多病例要靠醫師細心觀察、抽絲剝繭確認病因。一位四肢無力、四處求醫卻遍尋不著病因的男病人,最後被神經科主任曾啟育看出異常,透過檢查確認是罕見疾病:包含體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由於罕見,曾主任提供病人與疾病和平相處的方式。無獨有偶,罕見「肺泡蛋白質沉著症」病人走幾步路就很喘,邱國樑醫秘以「洗肺」治療,已能大口呼吸如獲新生。暈眩無法入眠長達3個月的女病人,痛苦到幾乎想跳樓,幸經復健科主任蔡森蔚分別病相、隨病授藥,改善病情恢復往日作息。
遇上特殊且困難的案例,不只考驗醫師的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為拔除病苦全心付出的執著。罹患罕見「黏液腺癌」的病人,10年歷經4次大手術,腸子嚴重沾黏,造成很嚴重的瘻管,腹腔消化液浸泡下半身,皮膚像被火烤般潰爛,令人不忍卒睹,臥床達半年之久,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與大腸科合作,花6小時重建腸道,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得以重拾笑容。余主任說,逆風前行有阻力,承擔「破風」任務雖然辛苦,但只要看見病人的笑容,一切都值得。
(楊淑蘭、吳東芸攝)
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林英超收治「腦下垂體腺瘤合併海棉竇症候群」手術困難度極高的病人,與耳鼻喉科跨科合作切除腫瘤,病人術後疼痛完全解除,沒有明顯後遺症,人生得以重新開始。減重及代謝中心主任李旻憲一個月手術量突破30例,幫助病態肥胖病人找回健康生活。
臺中慈院「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中醫部診斷科代理主任鄭宜哲以歷年活動說明,中醫部將對病人的關懷運用在家庭醫學、社區醫學,真正做到「翻轉中醫~有溫度的特色醫療」。
除了醫院陣容堅強之外,護理之家也用心陪伴住民與家屬,讓住民能夠有機會返家,支持病人重新再站起來。車禍2年多的阿川,在臺中慈濟護理之家陪伴下,順利戰勝氣切、鼻胃管及尿管,成功返家。護理之家副主任李玉茹說,「護理之家是一個中繼站,如果每一個人,可以回到自己的家安享天年,這是最大的幸福。」
◎培訓初發心 學習林執行長典範
緊接在醫療報告之後,由第二現場在臺中慈院的同仁分享培訓初發心。護理部督導張雅婷必須兼顧工作與家庭壓力,仍藉培訓堅定信念,學習 上人的法,期待結合專業幫助更多人。曾經跟臺中慈院錯過兩次因緣的神經科醫師郭啟中則表示,3年前回到慈院的「家」後,更確定這就是未來的方向,此次挑戰培訓委員,期待日常生活中能落實慈濟十戒。
(楊淑蘭、吳東芸、曾秀英攝)
總結醫療報告,簡院長說,外科醫師都知道腸子沾黏像補破網,得重新建立腸胃通道,困難度極高,絕大多數醫師會放棄,余政展主任寧願自己辛苦,咬牙再站久一點也要幫病人拔除病苦,其他醫師也同樣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思考,正是醫療最重要的核心。
話鋒一轉,簡院長點出7月25日,在25年前的這天,正是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返臺的日子,當時的林執行長年僅50出頭,只因身為臺灣人又是佛教徒,毅然拋棄在美國的輝煌成就,回臺灣加入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團隊,並在 上人領導下,四處奔走推動慈濟醫療人文,「典範不在夙昔,就在現在。」林執行長也回應,自己是臺中慈院成長的見證人,醫療水準有目共睹,尤其勇於承擔責任,不只造福臺中鄉親,更造福全世界。
一系列醫病故事, 上人明白簡院長率臺中慈院各科室主任回心靈的家看看師父的貼心,也被大家用心經營的付出撼動,「相信透過全球直播,臺中慈院醫療的精湛技術也傳向各國。」 上人最後心心念念不忘呼籲推素,希望大醫王在每個診間幫忙,以「非素不可」卡片宣導素食的重要,讓更多人加入環保救地球的行列。(文/曾秀英;圖/曾秀英、黃培芳、楊淑蘭、吳東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