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團隊往診 關懷大陸來臺依親老夫婦
臺中慈濟醫院醫療團隊9日下午至臺中北屯,訪視去年因心肌梗塞住院的彭老先生還有照顧他的妻子,出院後的生活起居,團隊提供專業建議,讓這對老夫婦安心生活養病。
七十四歲彭老先生與他的妻子葛女士是大陸天津人,女兒嫁給臺商育有一子一女,三年前女婿意外車禍回臺灣休養,女兒跟隨來臺照顧,老夫婦姻親探視,也選擇一同在臺灣生活。
彭老先生去年突然急性心肌梗塞及呼吸衰竭送來臺中慈濟醫院治療,出院後仍無法完全脫離呼吸器,留置氣切偶爾需用氧氣,讓葛女士對後續照護感到焦慮,家庭經濟收入只靠女兒支撐負擔,社工通報慈濟基金會介入關懷。
社會服務室社工蔡靜宜憂心這對年老夫婦,他邀請復健科技術副主任林啟文、護理部張翊苓、藥學部藥師鄭群譯、營養科營養師陳虹雯,組成醫療團隊前往訪視。即使老夫婦一家生活辛苦,但葛女士看見醫療團隊到來,依然展現笑容,分享在家與他先生的生活點滴。
葛女士提到他先生時常卡痰、喘、呼吸不順的問題,出門散步怕跌倒不敢走太遠。林啟文說,「如果體能允許要多到戶外走路,時間拉長對體能會有幫助,如果害怕跌倒,可拿助行器慢慢行走也行。」林啟文帶著彭老先生一同練習呼吸技巧,「吸、吐,吐要慢一點。搭配簡單手、腳伸展肢體動作,訓練腳的力氣與身體平衡。」林啟文也鼓勵,在家多做這些基本動作能提高心肺功能。
「對,只有這一顆藥是吃半顆,要注意。」彭老先生有心臟疾病需服用高血壓藥,鄭群譯藥師關心他的用藥情形,並仔細向葛女士說明其他藥品注意事項。葛女士說,「大陸的心臟藥跟臺灣的藥名不同」,鄭群譯解釋,「這一樣是血壓藥只是翻譯不同,可以看藥品英文名才準確。」葛女士才終於放心。
葛女士說,先生住院期間靠鼻胃管灌食,現在已經可由口進食,吃他喜愛的雲吞、水餃。陳虹雯營養師提醒彭老先生,飲食部分盡量少吃會生痰食物。陳虹雯帶了些營飲品給彭老先生,他說,「老先生肌肉量明顯不足,要適量攝取營飲品提高營養密度,物理治療師給他的訓練才會有效果。」
林啟文與蔡靜宜現場評估夫婦的居家環境,林啟文強調彭老先生有跌倒風險,建議家中安裝扶手,尤其是濕滑的廁所更是要安裝。蔡靜宜也說,已向慈濟基金會提報列入關懷個案,我們會持續關心他們回診後狀況,盡量給予協助。(文、圖/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