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資深委員與照顧者 簡院長感佩:家人最辛苦了!
鄰近節氣大雪,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12月2日帶領法親關懷團隊探訪臺中市西區老菩薩,除了瞭解病況也慰問全日陪伴他們的照顧者,在天氣逐漸寒冷的日子中為法親與他們的家人送上溫暖。
安排訪視四位法親都集中在臺中市西區,中西二和氣組組長鄭碧枝師姊協助帶路,也介紹位在西區的民權會所發展歷程。他指出上人在民權會所宣講四十二章經,因此造就西區有許多資深委員,現在有些老菩薩因為病症影響,參與感降低而內心鬱悶。社區組隊除了時常拜訪,也期待簡院長前往關懷,為法親帶來醫療建議與歲末祝福。
車行沿著麻園頭溪轉入住宅區,團隊探視的是委員號J2353已78歲的王陳秋月師姊。秋月師姊罹患巴金森與肌張力不全,攣縮症狀造成行動與講話能力逐漸下降,加上疫情無法回診,病情有惡化趨勢。他的大女兒在陽臺搭了床板就近照護,他一邊示範如何抱起媽媽走路復健,一邊和簡院長說明母親的病況。
簡院長聽著聽著,長考著醫療解方,關懷團隊聽著大女兒的說明,氣氛愈發沉重。秋月師姊想說出想法,卻嗚嗚呀呀無法順利表達,簡院長伸出手試圖安慰,師姊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眼淚宣洩訴說著他的無力感。人文室組員黃美雪表示,秋月師姊走入慈濟三十多年,曾參與慈濟列車領隊、民權會所兒童精進班、社區環保與醫療志工等活動,如今在菩薩道上心有餘而力不足。社區組隊師姊強忍眼淚,上前膚慰秋月師姊為他拭淚,女兒也壓抑著情緒,不斷鼓勵媽媽把握機會表達想法,要和簡院長約定下次回診時間。
團隊轉往另一位是88歲法親魏淑珍師姊家,彷彿換成不同的場景。淑珍師姊盛裝打扮歡迎簡院長,原本笑臉迎人,卻忽然又哭著敘述過去的辛苦,情緒起伏話語不斷。負責照顧的二女兒連忙安撫:「媽媽,你這樣院長會聽不懂啦!」二女兒解釋由於媽媽失智與重聽,會因為記憶中斷而情緒轉變,必須不斷大聲提醒。身為照顧者久而久之也熟悉媽媽情緒模式,能及時幫簡院長解釋魏師姊的對話脈絡。二女兒將母親照顧得很好,簡院長與社區組隊愉快的和魏師姊互動,大家拍了合照作為紀念。離開時,淑珍師姊甚至拄著拐杖到電梯口歡送。「家人最辛苦了!」簡院長簡單的六個字道盡照顧者的心力付出。
車子在巷弄內左彎右繞,終於來到82歲的林張真師姊家。住附近的71歲陳淑真師姊因不想讓團隊奔波自行前來會合,他們兩人早在屋內等候大家。簡院長得知林張真師姊坐骨神經痛,趕緊坐到他身邊測量脈搏並瞭解生活情形。100年授證的林張真努力落實社區,香積、助念、環保活動不缺席,甚至還發心在家門前設立小小環保站,保持清潔無異味,更與鄰居結好緣。但林張真表示,健康狀況逐漸下滑,加上心臟開刀裝支架後,體力已無法再做環保。簡院長詢問:「平時有人帶你回診嗎?」林師姊表示,子女都成家無法就近照顧,因此社區法親與長照人員會安排協助。平時參與長照課程,師姊也根據建議在客廳走動,希望能恢復活力做環保。
林師姊提到坐在對面的陳淑真也行動不便,簡院長隨即上前關心:「身體哪裡不舒服了?」師姊指著臀部說,104授證那年由於髖關節退化開刀,至今還會疼痛,加上左耳暈眩耳鳴使走路更加不穩。淑真師姊感嘆症狀還沒變嚴重前,除參加香積與環保,也會到花蓮、臺中、大林等慈院擔任醫療志工,即使腰痠背痛也想參與慈濟活動。簡院長確認病況後,推薦陳師姊可掛號骨科與神經內科醫師協助。
社區組隊知道兩位師姊都期望能再參與慈濟活動,馬上安排回診時程。簡院長說「再來慈院給醫師檢查喔,別擔心!」一句話成了安心特效藥,讓兩位法親與關懷團隊露出笑容。老菩薩除需要醫療團隊關懷與診斷,家人或法親的照護陪伴也是重要一環,有慈濟大家庭法水滋潤,才能繼續支持老菩薩迎向未來。(文、圖/陳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