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慈院感恩餐會、撕地標 演繹餘韻法喜不斷
《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結束逾兩周,演繹團隊同仁生活、工作回歸正常,但演繹餘韻仍在夥伴心中發酵。院長室與人文組為感恩指導老師與演繹同仁的辛苦,合力舉辦感恩餐會,更集合眾人,一起撕起大愛講堂練習地標。簡守信院長表示:「旅遊不是目的地最重要,過程才讓人刻骨銘心」,隨演繹結束,又是另一段入經藏的開始,簡院長期許將「法喜」餘韻,繼續發酵到醫療專業。
「第十功德難思議……」八月九日演繹音樂再度響起,但這回不是要練習跑動線,而是人文組邀請大家一起來「撕地標」。消息一出,吸引夥伴紛紛參與,要撕起曾站過的「身分證位置」,用各種方式留存,當時團隊夥伴費盡心思牢記,有人撕起號碼、標籤貼滿身,感覺成就感爆表。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陳義豪說:「貼在胸前好像是四星上將的戰功勳章,超神氣」!簡守信院長也一起加入行列,他細心摳下線標膠帶,再一路向前拉,纏繞成團,彷彿收拾思緒。
洗腎室護理長黃湘嵐是種子也是表演者,演繹時必須轉換七、八個位置,撕起標籤、號碼,甚至場次標籤貼滿整隻手,她說:「這些都是曾經站過的點,別具意義一定得好好保留」。教學部陳美菊舉著貼滿手指的標籤,四處找好友拍照留念。回想數月前,社區師兄、師姊們耗費心思,跪在地上丈量、畫線、貼標籤的場景,如今大夥兒利用午休時間,恢復大愛講堂原貌。人手一團「膠帶球」,合影留下歷史印記。「撕起標籤」代表演繹結束,撕下的剎那,見證逾60場次的辛苦練習,更是大家一起相挺的「足跡」。
前周五的四日中午,院長室、人文組同仁籌辦感恩餐會,營養科精心準備滿桌佳餚。「感恩餐會」除感謝師兄姊指導老師有教無「累」的教導,也感恩種子群的用心,當然還要慰勞演繹團隊,犧牲陪伴家人時間,努力練習的精神。人文組同仁王玉仙透過捕捉教學群成員身影的影片,介紹他們辛勞時一度哽咽,也讓團隊思緒回到三個月前的情景。簡院長指導公共傳播室剪輯同仁練習身影,大家觀賞影片,興奮和著音樂呼應節拍再次比劃起演繹動作,餐會現場笑語聲好不熱鬧。觀賞之餘,同仁們也一併感恩中區人文真善美志工的全力護持,留下美好片段。
簡守信院長以「旅遊目的與過程」,譬喻經藏演繹經過,無論是老師教導、陪伴的過程,還有同仁間彼此的鼓勵,將這經歷演化成對社會、對醫療的提升,都是很重要的助力,他開玩笑說:「演繹後,感覺自己多少也有點雲門的味道、優人的神韻」,各位就像一尊尊莊嚴的菩薩,這股動人的力量都能感受出來。
演繹結束了,卻是另一段入經藏的開始,將刻骨銘心感受化為動能,用心提升醫療品質,照顧病人,簡院長期許將「法喜」餘韻,在醫療專業繼續發酵。
(文/江柏緯;圖/呂榮浩、賴廷翰)